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曩疑先圣啬于言,何不明明细细传。
今醒从前都错认,更加详后即纷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简的作品,名为《偶作(其十二)》。从这四句诗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先贤遗教的深刻反思和个人认知过程中的一种觉醒。
“曩疑先圣啬于言,何不明明细细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之言曾经持有疑虑,因为他们的教诲并非都是清晰透彻、详尽无遗。这里的“啬”字用得非常传神,它意味着先哲们的语言简洁而深远,需要后人去细心领悟。
“今醒从前都错认,更加详后即纷然。” 这两句则展示了诗人的自我反省和认识上的转变。诗人意识到过去自己对于先贤教诲的理解存在误解,现在清醒过来,更加深入地去领会和传承,这种态度使得理解更加紊乱复杂。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文化遗产认知上的不断深化,以及对于传统智慧不断探求的过程。它不仅反映了个人学术成长的历程,也映射出时代的精神追求和价值选择。
不详
心里虚明著太空,乾坤日月总包笼。
从来个片閒田地,难定西南与北东。
诗痴正自不烦攻,只为英才辄堕中。
今日已成风俗后,后生个个入樊笼。
回心三月不违仁,已后元曾小失真。
一片雪花轻著水,冥冥不复省漓醇。
莫将爱敬复雕镌,一片真纯幸自全。
待得将心去钩索,旋栽荆棘向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