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篇

赤堇使者昆吾子,碧眼烱烱虬髯紫。

手持双剑下山麓,上有蛟龙缺其齿。

道上相逢忽相赠,怪云悲风生席几。

胡僧为制珊瑚鞘,南海琅玕袭其里。

佩之朝夕不离身,北游燕赵南江圮。

江上秋风倚剑行,波涛上沸如山峙。

老鲸毒螭数千尺,金甲火鬣巾流起。

剌来一一烹其髓,鲛人终夜泣瑜珥。

况复山中豹与兕,又况人间鹿与豕。

自吾佩此二十年,处处江山半戎垒。

明时不得抱鼓旗,腐儒空复谈簠簋。

国雠未报壮士耻,永夜高歌常拊髀。

剑乎剑乎吾负汝,吾今有友吴郡生,紫豸朱缨乘騄駬。

青天开府泰山巅,落日饮马蓬莱址。

吾解一剑赠生去,星辰乱落莽不止。

生乎生乎吾语汝,左挟图书右弓矢。

豺貇只在大道傍,魍魉岂必深山里。

生乎此剑一在握,上天入地任君使。

只恐风雷日日生,海上千关尽掩耳。

天吴海若俱远徙,真宰闻之或不喜。

呜呼古来神物有离合,斗间紫气无终始。

他日中原倘相遇,双剑雌雄各相砥。

与汝并驱千万里,世上风尘空复尔。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古剑篇》是明代文学家宗臣所作,以古剑为载体,抒发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英雄豪情的向往。

诗中首先描绘了古剑的非凡形象:“赤堇使者昆吾子,碧眼烱烱虬髯紫。”赤堇与昆吾,均为古代名剑,诗人将它们比作使者与勇士,形象生动。接着,“手持双剑下山麓,上有蛟龙缺其齿”则进一步渲染了古剑的神秘与威严,仿佛是蛟龙之口被缺口,增添了几分沧桑感。

“道上相逢忽相赠,怪云悲风生席几”,描述了古剑的赠予过程,仿佛天地为之动容,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随后,诗人通过“胡僧为制珊瑚鞘,南海琅玕袭其里”等细节,展现了古剑的珍贵与独特,同时也暗示了其跨越地域、文化的深远意义。

“佩之朝夕不离身,北游燕赵南江圮”则表现了古剑伴随主人周游四方,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民族的兴衰。接下来的“江上秋风倚剑行,波涛上沸如山峙”更是将古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赋予了它生命与力量。

“老鲸毒螭数千尺,金甲火鬣巾流起。剌来一一烹其髓,鲛人终夜泣瑜珥”这一段,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古剑的威力与神秘,以及它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从斩妖除魔到保护人民,无所不能。

“况复山中豹与兕,又况人间鹿与豕。自吾佩此二十年,处处江山半戎垒”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古剑不仅是武器,更是守护和平的象征。

“明时不得抱鼓旗,腐儒空复谈簠簋”一句,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和平年代,却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与感慨。接下来,“国雠未报壮士耻,永夜高歌常拊髀”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报国的渴望与决心。

“剑乎剑乎吾负汝,吾今有友吴郡生,紫豸朱缨乘騄駬”这一段,诗人将古剑视为知己,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情的珍视。最后,“生乎生乎吾语汝,左挟图书右弓矢。豺貇只在大道傍,魍魉岂必深山里。生乎此剑一在握,上天入地任君使”则进一步强调了古剑与人的紧密联系,以及它在不同情境下的多功能性。

整首诗以古剑为线索,贯穿了对历史、文化、自然、社会、个人情感等多个层面的思考,既有对英雄主义的颂扬,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展现了宗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送白明府之汝南

昨日逢君蓟门东,千家杨柳春云碧。

今日送君蓟门西,匹马翩翩夏云白。

白云一去二千里,君亦随之渡汝水。

汝水照人明月寒,君家心事亦如此。

闻君昔绾潇湘符,风流文雅寄苍梧。

黄金燕石大如斗,迟尔云霄双玉凫。

形式: 古风

寒夜偶过吴峻伯读其山中诸篇分得天字

北风吹折西山巅,长安有酒斗十干。

下马逢君辄成醉,北斗倒插栏干前。

主人为我开瑶编,读之一一山中篇。

满地茏苁走白石,四壁纷纭行紫烟。

天目之峰几千万,忽然并挂金华笺。

泠泠屋上鸣飞泉,滚滚杯中注百川,使我对此心茫然。

当时我有百花洲,垂杨十里沧江边。

织女为我栽白榆,太乙为我栽青莲。

狂时上抱明月舞,醉来忽枕浮云眠。

有时赤脚踏龙渊,蛟龙窟宅时时迁。

只今一别三四年,风尘车马徒相牵。

梅花岁岁怨其主,芳草日日私自怜。

欲归不归谁之愆,何时与君同上江门船。

二十四桥歌婵娟,直从白浪寻青天,千秋万载凌飞仙。

形式: 古风

归叹

蓟门春尽云阴阴,倚杖出门愁暮禽。

千金裘马只自好,万里江湖谁复寻。

武陵一别桃花深,欲归不归伤我心。

青枫未老楚月白,吾将长啸投吾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庐山歌寄赠吴明卿时以黄门谪豫章从事

南斗日夜敲太白,化为五老八万尺。

并跨古螭下九江,猛风吹作倚天壁。

手悬石镜照天门,日月东西乱相射。

香炉之峰插其南,星辰烧作珊瑚赤。

青天忽坠金芙蓉,九十九峰破江碧。

峰头白鹿衔紫云,紫云片片大如席。

石梁瀑布天上来,百折寒涛泻琥珀。

玉虹双夹孤电翔,急雷长斗银河坼。

佛手岩前石鼓高,有时击鼓天乌号。

三五仙人惊且起,东方先生骑紫鳌。

帝前大醉黄姑醪,复向瑶池窃三桃。

手把琼枝云中翱,下视八荒如秋毫。

帝也闻之恶其豪,一朝谪下庐山去。

九华之冠赤霜袍,腰间杂佩金错刀。

彩霞卷地飘组练,苍烟控马排旌旄。

直上峰头叫五老,五老却立呼其曹。

客来餐之白凤膏,醉持龙角如持螫。

江间古龙声嘈嘈,倒鞭白鹿满山走。

白鹿夜夜哭且吼,赤松不敢与之游。

黄石不敢与之友,树杪九江如一线。

织女抽来纫吾绶,东折扶桑煮天潢。

白露金茎日五斗,西方之彗摘为帚。

扫尽阊阖万古之,浮云揽尽满湘万。

里之秋色一一挂,之千杨柳我欲白。

日借羽翰寻尔彭,蠡之左鄱阳之右。

不然尔跨白鹿来,北极又恐封狐啸。

君前雄虺跳君后,我亦竟不去尔亦。

竟不来袖中彩绳,十万里直系庐山。

入酒杯奇峰峻岭,收崔嵬白鹿暂卧。

玄圃台与尔共醉,三万六千日池上。

蟠桃十度开五老,随之日日哀长跽。

求归日百回然后,放尔庐山大江去。

东方先生还蓬莱,共驾烛龙遍九垓。

他日倘过庐山侧,江头拳石何有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