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涤

清溪路入武陵源,鸡犬人家隔近村。

拔地一峰危作柱,栖云五洞窄开门。

空庭有客扫松影,古径无人踏藓痕。

我欲白云岩畔宿,月明一夜听啼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清澈的小溪通向武陵源,鸡鸣狗吠的人家散布在近邻的村庄。
陡峭的山峰像一根柱子直插云霄,五个狭窄的洞口仿佛在邀请人探索。
空荡的庭院中有人清扫松树下的影子,古老的石径上无人留下苔藓的痕迹。
我想要在白云岩边过夜,明亮的月光下聆听猿猴的啼叫。

注释

清溪:清澈的小溪。
武陵源:一个著名的自然风景区。
鸡犬人家:有鸡犬的农户人家。
隔近村:分布在附近的村庄。
拔地:从地面突起。
危作柱:高耸如柱。
栖云五洞:五个位于高处的洞穴。
窄开门:洞口狭窄但开放。
空庭:空旷的庭院。
扫松影:清扫松树下的影子。
古径:古老的路径。
踏藓痕:留下苔藓的痕迹。
白云岩畔:白云岩旁边。
宿:过夜。
月明:明亮的月光。
啼猿:猿猴的叫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村风光图。开篇“清溪路入武陵源,鸡犬人家隔近村”两句,以清溪为引,导读者进入了一个幽静的山村景象,其中“鸡犬人家”透露出一派田园诗意,而“隔近村”则营造出一种邻里相望、生活气息浓郁的氛围。

接着,“拔地一峰危作柱,栖云五洞窄开门”两句,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山峦的雄伟。其中“拔地一峰”形象鲜明,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而“栖云五洞窄开门”则将读者引入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仿佛是通往仙境的门户。

第三句“空庭有客扫松影”,通过“空庭”的设定,再现了诗人独自游历时的心境,“有客扫松影”则让人联想到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第四句“古径无人踏藓痕”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幽深与寂寞,诗人行走在这条几乎被人遗忘的古老小道上,只有细微的苔藓留下了时间的印记,没有脚步声打扰这一切。

最后,“我欲白云岩畔宿,月明一夜听啼猿”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在这片美丽的自然风光中停留下来,与之共度一个宁静的夜晚。其中“白云岩畔宿”强调了诗人的愿望,而“月明一夜听啼猿”则是对这一夜的具体设想,通过听夜深时猿啼声,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感受和欣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写,以及诗人与之交流的情愫,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收录诗词(16)

李廷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为唐汝阳王李琎之后。淳熙八年(公元一一八一年)进士。历无为教官,旌德知县。终于夔(kui)州(治在今重庆市奉节)安抚、朝散郎直秘阁。子二:时免、时英。廷忠著有《洞霄诗集》,今不传;又有《橘山四六集》二十卷,《四库总目》及乐府一卷,行于世

  • 号:橘山
  • 籍贯:于潜
  • 生卒年:1154-1218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萧计议席上

草际雪痕消,梅上春心动。

碧幕红裙簇画筵,横玉声三弄。

雅兴杂鱼龙,妙舞回鸾凤。

莫道司空眼惯□,还入清宵梦。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水龙吟.寿宁国太守王大卿正月二日

风流最数宣城,奇山秀水神仙府。

琴高台畔,花姑坛上,鸾翔凤舞。

春度玉墀,月升金掌,荣分铜虎。

想少陵,知有异人间出,三百载、留佳句。

岁岁椒盘柏斝,到明朝、又还重举。

阳和散作,千岩瑞雪,两溪甘雨。

汲取恩波,酿成禄酒,庆公初度。

有东风传报,都人已为,筑沙堤路。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武昌南楼落成,次王漕韵

抚景几今古,遗恨此江山。

百年形胜,但见幽草杂枯菅。

多少名流登览,赖有神扶坏栋,诗墨尚斑斑。

风月要磨洗,顾我已衰颜。擎天手,携玉斧,到江干。

一新奇观,领客觞咏有馀闲。

烟草半川开霁,城郭两州相望,都在画屏间。

便拟骑黄鹄,直上扣云关。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生查子

玉女翠帷熏,香粉开妆面。

不是占春迟,羞被群花见。

纤手折柔条,绛雪飞千片。

流入紫金卮,未许停歌扇。

形式: 词牌: 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