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

发捻乱中原,动地皆鼙鼓。

江淮健几多,讨贼风声树。

百战丑虏平,捧檄莅兹土。

赫赫铭字军,昔闻今日睹。

夹河布行营,云是为镇抚。

辕门高且宏,炮垒矗天柱。

军容聊复尔,触目尽貔虎。

貔虎岂易驯,结队三或五。

盛气吞小民,足恭逢彼怒。

自称九死余,博得淫与赌。

小民慑其威,相戒莫敢侮。

军门执法严,亦云非无补。

扰扰镇及乡,孰知闾阖苦。

旌麾幸北指,细柳迹巳古。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混乱,以及军纪的重要性。开篇“发捻乱中原,动地皆鼙鼓”描绘了战乱四起的景象,接着“江淮健几多,讨贼风声树”表现了英勇的战士们在对抗敌人的过程中树立的声威。然后,“百战丑虏平,捧檄莅兹土”描述了战争胜利后,军队进驻新领地的情景。

“赫赫铭字军,昔闻今日睹”强调了军队的荣耀与历史的见证。“夹河布行营,云是为镇抚”展示了军队的部署与目的。“辕门高且宏,炮垒矗天柱”描绘了军营的雄伟与防御设施的强大。“军容聊复尔,触目尽貔虎”赞美了军队的纪律与战斗力。

接下来,“貔虎岂易驯,结队三或五。盛气吞小民,足恭逢彼怒”揭示了军队内部的复杂性,以及军纪对维持秩序的重要性。“自称九死余,博得淫与赌”讽刺了部分士兵的不良行为。“小民慑其威,相戒莫敢侮”反映了民众对军队的畏惧与尊重。“军门执法严,亦云非无补”强调了严格执法的必要性。

最后,“扰扰镇及乡,孰知闾阖苦”表达了对战争给平民生活带来的苦难的关注。“旌麾幸北指,细柳迹巳古”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深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军纪的重要以及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收录诗词(1)

孙杰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倡修登瀛桥费款太钜负债难偿赋诗三首(其一)

庸人自扰语诚然,困顿无聊欲问天。

蚊去负山谁共信?鸟来衔石彼曾填。

成裘集腋频经岁,酿蜜添须尚待年。

桥债未完心不死,岂知日日坐针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倡修登瀛桥费款太钜负债难偿赋诗三首(其二)

不学虚无不坐禅,反随僧道募桥缘。

风吹皱水干何事?波卧残虹历有年。

瀛路重开当共愿,债台难下果谁怜?

半生只为贪名误,艰苦虽尝莫怨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倡修登瀛桥费款太钜负债难偿赋诗三首(其三)

筹款年年只为桥,胸中块垒恨难消。

铜山未倒须当铸,钱树犹存且漫摇。

看有一文全在手,愧无万贯现缠腰。

会逢点石成金日,债主须应浊酒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寿诗

箕畴五福首言寿,有德乃为天所授。

福善祸淫理自公,无偏薄亦无偏厚。

秦皇汉武好神仙,皆望遐龄亿万年。

浮海童男空自去,西飞青雀未闻旋。

舜年百十载史笔,文王九十尚有七。

莫非至诚能感神,身逢康强子孙吉。

津邑李君甫子香,壮年早被举于乡。

昆季后先皆竞爽,俨比燕山五桂芳。

先生初仕入户部,政治得失资干补。

惟因家政夙操劳,繁剧不堪任辛苦。

从兹不再上公车,归隐津城赋闲居。

约法订成保里甲,收回路政利乡闾。

津埠五方人杂处,疾病饥寒向谁语。

先生救济具热诚,慈善诸会一时举。

庚子拳匪倡乱端,环津一带受摧残。

诸凡胥赖维持力,遐迩商民庆乂安。

先生善举浑无数,年届古稀值初度。

阖郡亲朋共仰瞻,咸愿登堂申祝露。

仆与先生交最深,金兰臭味契同心。

惟惭谫陋无文藻,聊缀俚词抒素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