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日寺西龛石壁

圣泽久润物,皇明常烛幽。

恩从祥风翱,德与和气游。

报国建香刹,开蛮临僻州。

天长面绿水,地迥起朱楼。

寻异遍众壑,坐禅逢一丘。

永怀根本妙,誓以身心修。

奇色艳草满,珍名嘉树稠。

远江崩涛喧,复涧微雨休。

嘹唳猿响谷,参差峰入流。

碧烟曳篁径,白日悬沙洲。

泛海谢安石,吟诗王子猷。

扬雄爱清静,山简多优游。

性分固有适,蓍龟何足求?

神閒孤台月,目送千里舟。

携手逸群品,浩歌邈悠悠。

山情慕禽尚,诗格惊曹刘。

旌能举滞时,选异拔奇俦。

鼎食当自致,岩栖难久留。

嗟馀参符守,汉主远分忧。

往往行春到,闻钟散客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此诗由唐代诗人严武所作,题为《题龙日寺西龛石壁》。诗中描绘了龙日寺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悟。

首句“圣泽久润物,皇明常烛幽”,赞美了帝王的恩泽长久滋润万物,其光辉照亮幽暗之处,寓意深远。接着“恩从祥风翱,德与和气游”进一步阐述了帝王的恩德如同祥风翱翔,与和气共游,形象生动。

“报国建香刹,开蛮临僻州”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建设的赞颂,以及对边远地区的关注。接下来的“天长面绿水,地迥起朱楼”描绘了龙日寺的宏伟景象,绿水环绕,朱楼高耸,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美丽。

“寻异遍众壑,坐禅逢一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探索与内心的修行,通过遍访山谷,静坐于小丘之上,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智慧。随后的“永怀根本妙,誓以身心修”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追求,决心以身心修行,永怀佛法之妙。

“奇色艳草满,珍名嘉树稠”描绘了龙日寺周围奇花异草遍布,珍稀树木繁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紧接着的“远江崩涛喧,复涧微雨休”则描绘了远处江水奔腾,复涧中微雨已停,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嘹唳猿响谷,参差峰入流”通过猿猴的啼声回荡山谷,参差不齐的山峰融入水流之中,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碧烟曳篁径,白日悬沙洲”描绘了碧绿的烟雾在竹林间飘荡,白日的阳光照耀在沙洲之上,画面清新脱俗。

“泛海谢安石,吟诗王子猷”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渴望像他们一样,泛舟海上,吟诗抒怀。随后的“扬雄爱清静,山简多优游”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悠闲自在的追求。

“性分固有适,蓍龟何足求?”表达了诗人认为人的本性自有其适合的生活方式,无需过分追求外在的象征或预测,强调了顺应自然、内心平和的重要性。

“神閒孤台月,目送千里舟”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孤高的台上,望着明月,目光随着远方的船只远去,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携手逸群品,浩歌邈悠悠”表达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畅饮,放声高歌,享受着自由与快乐。最后“山情慕禽尚,诗格惊曹刘”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超越曹植、刘桢这样的伟大诗人。

整首诗通过对龙日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佛法的虔诚、对生活哲学的思考,以及对友情与艺术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6)

严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宁国院

步步穿萝入径幽,柏高松老几人游。

花开花落非僧事,自有清流对碧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

形式: 押[先]韵

铁山

雁阵起秋云,鸡声满林屋。

客思不可禁,铁峰驻雕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屋]韵

经兰亭故池联句

曲水邀欢处,遗芳尚宛然。

名从右军出,山在古人前。

芜没成尘迹,规模得大贤。

湖心舟已并,村步骑仍连。

赏是文辞会,欢同癸丑年。

茂林无旧径,修竹起新烟。

宛是崇山下,仍依古道边。

院开新地胜,门占旧畬田。

荒阪披兰筑,枯池带墨穿。

叙成应唱道,杯作每推先。

空见云生岫,时闻鹤唳天。

滑苔封石磴,密筱碍飞泉。

事感人寰变,归惭府服牵。

寓时仍睹叶,叹逝更临川。

野兴攀藤坐,幽情枕石眠。

玩奇聊倚策,寻异稍移船。

草露犹沾服,松风尚入弦。

山游称绝调,今古有多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