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兰亭故池联句

曲水邀欢处,遗芳尚宛然。

名从右军出,山在古人前。

芜没成尘迹,规模得大贤。

湖心舟已并,村步骑仍连。

赏是文辞会,欢同癸丑年。

茂林无旧径,修竹起新烟。

宛是崇山下,仍依古道边。

院开新地胜,门占旧畬田。

荒阪披兰筑,枯池带墨穿。

叙成应唱道,杯作每推先。

空见云生岫,时闻鹤唳天。

滑苔封石磴,密筱碍飞泉。

事感人寰变,归惭府服牵。

寓时仍睹叶,叹逝更临川。

野兴攀藤坐,幽情枕石眠。

玩奇聊倚策,寻异稍移船。

草露犹沾服,松风尚入弦。

山游称绝调,今古有多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名胜之地——兰亭故池的追忆与感慨。诗人严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兰亭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对比,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首句“曲水邀欢处”,点明了兰亭曾是文人雅士聚会畅饮、赋诗作画的胜地。接下来,“遗芳尚宛然”一句,表达了尽管时光流逝,但兰亭留下的美好记忆依然清晰可见。接着,诗人提到兰亭与右军(王羲之)的关联,以及其所在位置的古老与尊贵,通过“山在古人前”、“规模得大贤”等语句,强调了兰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随后,诗人描绘了兰亭周边环境的变化,如“芜没成尘迹”,暗示了兰亭的衰败景象;“湖心舟已并,村步骑仍连”,则通过舟与骑的对比,展现了兰亭周围环境的变迁。接着,“赏是文辞会,欢同癸丑年”两句,将兰亭与文人雅集的盛况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了其文化意义。

诗中还提到了兰亭的自然景观,如“茂林无旧径,修竹起新烟”,描绘了林木茂盛、竹影婆娑的景象;“院开新地胜,门占旧畬田”,则反映了兰亭周边土地的利用变化。通过“荒阪披兰筑,枯池带墨穿”等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兰亭现状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空见云生岫,时闻鹤唳天”收尾,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寄托了对兰亭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兰亭故池的追忆,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70)

严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 字:正文
  • 籍贯:越州(今绍兴)
  • 生卒年:742—756

相关古诗词

泛太湖

万顷波涵一碧秋,飘飘随处任轻舟。

踏歌听立忘机鹭,击楫惊飞熟梦鸥。

烟水淡图山点翠,云霞丽景日抛球。

帆收不尽湖天景,何必蒹葭古渡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竹

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欲知吾道廓,不与物情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贞元六年春三月庚子百寮宴于曲江亭上赋诗以赐之

岁闰节华晚,众芳繁暮春。

霁日天地晴,元巳风景新。

禊饮传旧俗,古今欢此辰。

至乐在同和,丝竹奚所陈。

熏琴是赏心,姑射可凝神。

何必尚耽缅,浮觞曲水滨?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三月三日寒食从刘八丈使君登迁仁楼眺望

从公无小大,在伴乐人贤。

楚国逢荒岁,随人若有年。

空波交水埒,重岫夹畬田。

桑柘温风软,云霞返照鲜。

因高寺刹迥,临远郡楼偏。

花柳清明节,亲宾上巳筵。

故乡徒有路,春雁独归边。

幸望山阴客,为文内史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