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四日雪盖予三年于淮才见此耳时东师援淝水捷书西来走笔呈赵公借官奴与幕友一醉

淝水风声欲破苻,文城雪意趁禽吴。

诗筒拟醉玉跳脱,捷羽已飞金仆姑。

剡曲但能乘兴逸,灞桥仅不负诗癯。

那知莫府文书外,更解飞琼打阵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淝水边的风声似乎要吹散敌军的嚣张,文城的雪花仿佛预示着吴国的胜利。
我打算借酒浇愁,就像玉跳脱般畅饮,捷报的羽箭已经如金仆姑般飞来。
在剡溪的曲径上,我只想随性游赏,而在灞桥畔,我只愿不负诗才的清瘦。
谁知在幕府之外,还有更多关于战事的文书等待处理,甚至还要研究如何排兵布阵。

注释

苻:指前秦苻坚,此处代指敌军。
禽吴:比喻击败敌军,此处指吴国。
玉跳脱:美玉制成的酒杯,象征饮酒。
金仆姑:古代兵器名,此处代指捷报。
剡曲:剡溪弯曲的水道,代指山水游赏之地。
诗癯:形容诗人清瘦,有诗意的生活。
莫府:古代高级官员的府邸,此处指幕府。
飞琼打阵图:飞琼可能指仙女,打阵图则指军事策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雪后宴饮的景象,诗人以其敏锐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之美与人间之乐融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悠远,充满了古典诗词特有的韵味。

"淝水风声欲破苻"一句,以淝水之名起笔,既点明时节,又烘托出一种动荡的氛围。"文城雪意趁禽吴"则是描绘雪后的静谧与壮丽,将雪中之美比作禽兽间的和睦相处,显得格外温馨。

"诗筒拟醉玉跳脱"一句,通过对酒具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宴饮生活的向往与享受。紧接着的"捷羽已飞金仆姑",则是借助翅膀比喻文字的飞扬,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手笔。

在"剡曲但能乘兴逸,灞桥仅不负诗癯"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与放纵情感的愿望。最后一句"那知莫府文书外,更解飞琼打阵图"则是将宴饮之乐与文化艺术的享受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多重期待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宴饮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是一首充满古典韵味与意境之美的佳作。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十二月十日

酒醒开门雪满山,径穿疏竹上危栏。

溪山与我俱成画,草树惟梅大耐寒。

留伴夜深银凿落,莫缘春近玉阑珊。

老枝擎重供诗嚼,一洗相如渴肺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十月六日园丁置墨紫

已是年时欲雪天,谁回冷落作芳妍。

极知品在群葩上,忽与梅争一著先。

颜色依然香墨重,花头不减暮春圆。

人言桃李多如此,有底能移造化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又用胡尉韵

便觉寻春负一筹,老怀无复少年游。

茶桑天似鹅黄酒,杨柳花飞狐白裘。

试问独醒观众醉,何如一笑失千忧。

不知多少人间事,付与溪声自在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又次韵(其二)

绿阴政自可羸骖,舴艋何堪暑气惔。

沙碛稍凉客且住,水程虽远未须贪。

吾侪焉往不三黜,此段无劳忍一惭。

山际有田归自好,休论暮四与朝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