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恢大山韵三首(其三)

往古岂可泥,群饮惩商顽。

我有漉酒巾,糟粕常斓斑。

其在易之需,云天未渠攀。

宴乐以俟时,鸡鸣当开关。

醉乡幸有路,可往不用还。

何能顾金钱,悠然颓玉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过去的规矩不可拘泥,饮酒要吸取商朝人酗酒的教训。
我有漉酒的巾,用来过滤酒中的渣滓,常常会留下斑驳的痕迹。
在变化中寻求适宜,如同攀登云天,还未触及巅峰。
等待合适的时机举行宴会,到了鸡鸣时分就该开始准备。
沉醉的世界幸好有路可寻,可以前往无需返回。
怎能只顾追求金钱,我要的是悠闲自在,如山石般颓然。

注释

往古:过去的时代。
岂可:怎能。
泥:拘泥。
群饮:集体饮酒。
惩:吸取教训。
商顽:商朝人的酗酒行为。
漉酒巾:过滤酒渣的布巾。
糟粕:酒渣。
斓斑:斑驳。
易之需:变化中的需求。
云天:高远的天空。
未渠攀:还未攀登到顶峰。
宴乐:宴会欢乐。
俟:等待。
开关:开始的信号。
醉乡:醉意的世界。
幸:幸好。
不用还:无需返回。
何能:怎能。
金钱:财富。
悠然:悠闲。
颓玉山:形容醉态如山石倾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宴饮欢乐的场景,诗人通过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以及对当前美好时光的享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忘却烦恼的情怀。

“往古岂可泥”一句,诗人借用了历史的长河来比喻时间的不可逆转,暗示着对过去岁月的无限留恋。接下来的“群饮惩商顽”,则是描写与友人共同举杯畅饮,以此来惩罚那些庸俗之人的愚昧。

“我有漉酒巾,糟粕常斓斑”两句,诗人展示了自己的宴会准备得十分充分,不仅有美酒,还有精致的酒具,这些细节都透露出一份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享受。

“其在易之需,云天未渠攀”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诗人似乎已经达到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对于外界的喧嚣与纷争已不再介意。

“宴乐以俟时,鸡鸣当开关”则是说要等待时机成熟后再举行宴会,直到天亮鸡鸣之时才开始,这里体现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最后,“醉乡幸有路,可往不用还。何能顾金钱,悠然颓玉山”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视和享受,以及对于物质财富的超脱。这里的“醉乡”是指宴饮之乐,而“颓玉山”则象征着高洁独立的人生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种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美好憧憬,是诗人对于世俗束缚的一种超越和逃离。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再用恢大山韵三首(其二)

书贵有容德,曰无嫉于顽。

凤鸣鸷其翰,狸首于菟斑。

楚楚夸毗子,自谓高难攀。

焉能浼我哉,冰炭何相关。

君欲遂胜彼,只轮俾无还。

不见古战场,暴骨堆如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再用恢大山韵三首(其一)

官罢宾客散,家贫僮仆顽。

尚有此阿堵,苔钱何斑斑。

酒从田父饮,果听邻人攀。

四壁夜无盗,焉在门常关。

浪作送穷文,五鬼驱复还。

士各行乃志,慎毋赋招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再送王圣俞戴溪

宇宙喜一统,于今三十年。

江南诸将相,北上扬其鞭。

书生亦觅官,裹粮趋幽燕。

青原有王老,历世羲献贤。

自浙而江淮,北理彭城船。

不上郭隗台,不饮卢沟泉。

问之果何往,往陟泰山巅。

观古封禅碑,讨究秦汉镌。

森森楷木林,上香先圣前。

滕州孟子庙,邹县有墓田。

我亦尝过之,如亲闻七篇。

羡君今勇往,插翅如登仙。

呜呼古先哲,何以百世传。

我等生后世,倏忽销如烟。

嗟嗟此何故,男子若妇然。

少游胜伏波,此论何其偏。

七战殁牖下,毕万自有天。

誓死或不死,求全终罕全。

吾闻溪中禽,有曰信天缘。

鱼过得饱食,终不流饥涎。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再赋春寒

已近江南煮酒天,单衣时节更重绵。

女郎斗草频呵手,老子看花剩耸肩。

归燕迎风帘外语,新鹅怯水岸间眠。

雪如柳絮絮如雪,醉眼难禁故放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