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佳哉五英隽,并驾玉为林。
倾盖分不浅,好山情已深。
春光不约略,晴意恰沉吟。
老病未堪出,诗锋遥见侵。
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佳哉五英隽,并驾玉为林”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日游园的画面,“五英隽”可能指的是五彩斑斓的花卉,而“并驾玉为林”则形象地将这些美景比作由玉石构成的森林,既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想象力,也映射出他们对这份美好时光的珍爱。
接着,“倾盖分不浅,好山情已深”表明诗人对自然之美已经有了深厚的情感。这里的“倾盖”可理解为春日游人的车盖或亭台的屋顶,而“分不浅”则暗示了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投入。而“好山情已深”则直接道出了诗人对这些美好的山水之情的浓烈。
“春光不约略,晴意恰沉吟”一句中,“春光不约略”描绘了春日阳光明媚而又不急躁的景象,而“晴意恰沉吟”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美好时光中,心境宁静、情思悠长。
末尾两句,“老病未堪出,诗锋遥见侵”,透露出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但即便如此,他仍旧以笔墨来记录这份对自然的向往和欣赏。这里的“老病”指的是诗人因年迈或疾病而无法外出的状态,而“诗锋遥见侵”则表现了诗人虽然身在室内,却依然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并以此激发诗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和心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以及他对于友情和生活美好的珍视。
不详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坐令荆国得髦英,清献先生语不轻。
汉使曾观楚风俗,蜀翁未识鲁书生。
杨林坠露随沉魄,丛玉留诗负夙情。
欲问典刑波浪阔,遥知兰砌五经横。
曛黄飞雪已填门,独夜人依老柳根。
故遣捲帘从骨冷,不妨开卷自灯昏。
馀英煮茗春云动,润气留香宿雾繁。
但觉诗脾两清绝,可劳骚客赋招魂。
贫贱通姻好,凄凉累赏音。
空知典刑在,谁听短长吟。
飞鹤窥塘水,眠牛傍柏林。
龟鱼迎拄杖,犹出画桥阴。
耆旧彫零尽,归来悲故乡。
云山横爽气,杖履属空床。
蚤发名难没,终荣德未央。
芝兰日夜长,遗范在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