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梁彦国别筑西山赋此寄怀四首(其三)

闻君构书屋,乃在栗里阳。

榛莽既芟辟,岩窦自辉光。

编荆足倚籍,白云窥我墙。

鸟雀不离侧,藤萝夹舍旁。

主人理绿绮,清响协宫商。

一弹伤旧染,再弹乐时康。

孰意魍魉区,今为文物场。

修竹不受暑,野花时扑伤。

子云本玄客,兀然开草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在栗里阳建造书屋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书屋周围环境的宁静与雅致,以及屋主梁彦国在此修身养性、弹琴自娱的生活状态。

首句“闻君构书屋,乃在栗里阳”点明了朋友建屋的地点和目的,栗里阳的自然环境为书屋增添了几分隐逸之气。接着,“榛莽既芟辟,岩窦自辉光”描述了书屋周边环境的整治与美化,榛莽被清除后,岩洞更加明亮,暗示着新环境的生机与活力。

“编荆足倚籍,白云窥我墙”两句,以荆条编成的座椅和白云轻抚书屋的墙壁,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氛围。鸟雀在屋旁自由飞翔,藤萝缠绕在屋旁,增添了书屋的生动与自然气息。

“主人理绿绮,清响协宫商”描绘了梁彦国弹奏古琴的情景,琴声清越,与宫商调和,展现出文人雅士的高洁情怀。通过“一弹伤旧染,再弹乐时康”,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通过音乐抚慰旧日创伤、享受当下安宁生活的赞赏。

最后,“孰意魍魉区,今为文物场。修竹不受暑,野花时扑伤”几句,赞美了书屋所在之地从过去的阴暗变为如今的文化中心,修竹遮荫,野花点缀,四季如春。而“子云本玄客,兀然开草堂”则以扬雄(字子云)自比,表达了自己虽为隐士,却也愿意在此开草堂,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与文化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书屋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生活状态的赞颂,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崇尚文化的理想境界。

收录诗词(34)

区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梁彦国别筑西山赋此寄怀四首(其四)

瑶蛮既荡灭,两山净如扫。

是处禾黍场,无复豺狼道。

奕奕司马公,殚猷赞鸿造。

风景古来无,吾迹恨不到。

美人恣遨游,于此事幽讨。

几度赋登高,与谁寻瑶草。

白发予垂耳,性痴慕高蹈。

杖策苦无力,安得从所好。

扁舟泊嵩台,待君歌浩浩。

形式: 古风

送中丞古林何公应召还朝

古来献纳重兰台,五色花笺日下裁。

地切西清分雨露,文从北斗仰昭回。

铜龙晓辟黄封入,金马朝回锦帙开。

满袖炉烟随染翰,恍如云气下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卜居

已向清山作隐沦,何随城市问比邻。

浮生但觉江湖远,懒性终宜鹿豕驯。

青桂援来还有客,紫芝歌罢更怀人。

结庐随处堪栖老,未必桃源是避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漫兴

绿杨芳草满江皋,春色熹微入敝袍。

官罢欲开彭泽径,病馀谁赋广陵涛。

但知遇酒便当醉,堪信无名不待逃。

牢落有同吴市卒,空将白雪向人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