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对讷师和清凉和上人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的看法和个人修行的态度。首句“莫谓功名是可希”提醒人们不应过分追求世俗的功名,认为它并非永恒的目标。接着,“定知求法不求衣”强调了寻求佛法真理而非物质追求的重要性。
诗人自言“此身于世百无用”,表明他对世间纷扰的超脱态度,即使在尘世中看似无所作为,但内心却有着坚定的信念。他期待与朋友“异日与君同所归”,共享精神归宿的宁静。
“遮眼何关黄卷在”暗示读书可以净化心灵,超越眼前琐事。“安心更悟白牛非”则借佛教典故,表达对空性的领悟,明白一切皆是虚幻,连白牛(象征执着)也不例外。
最后两句“清凉有道平如掌,岂比他方大铁围”运用比喻,形容修行的道路清晰易行,如同手掌般平坦,远胜过其他艰难险阻的修行境界。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禅修和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世俗功名的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