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诗

君子远嫌,于人不知。贞女自誉,适授之疑。

大明当天,重昏自败。白昼秉彗,乃自生怪。

尧舜举直,不烦其术。岂诸谗顽,而能一一。

岂其剸割,必俟太阿。美言玮节,其伪孔多。

登车执辔,坐致千里。与骥同奔,何时而已。

民讟其上,吏雠其主。可以取庸,子将證父。

人亦有言,以方试病。无损其方,祇速其命。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百一诗》由明代诗人黄圣年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君子与小人、贞女与疑虑、光明与黑暗、正直与奸佞之间的关系,以及美言与伪善、行动与结果、民众与官员之间的复杂互动。

首句“君子远嫌,于人不知”点出君子的高洁品质,他们远离嫌疑,即使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坚守道德。接着“贞女自誉,适授之疑”则揭示了贞女的自我赞誉反而可能引起他人的猜疑,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不公。

“大明当天,重昏自败”与“白昼秉彗,乃自生怪”对比鲜明,前者象征光明与正义,后者则暗示黑暗与邪恶。这两句强调了光明的力量,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光明也能驱散阴霾,带来希望。

“尧舜举直,不烦其术”赞扬了古代圣君如尧舜,他们选拔正直的人才,无需复杂的手段。而“岂诸谗顽,而能一一”与“岂其剸割,必俟太阿”则表达了对奸佞小人的讽刺,指出他们难以一一得逞,暗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美言玮节,其伪孔多”揭示了美言背后的虚伪,提醒人们要警惕表面的华丽言语。接下来“登车执辔,坐致千里”与“与骥同奔,何时而已”通过比喻,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即使与骏马并驾齐驱,也需不断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民讟其上,吏雠其主”描绘了民众对官员的不满,以及官员与下属之间的矛盾。最后“可以取庸,子将證父”警示人们,即使是普通人,也可能犯下严重的错误,甚至背叛自己的亲人,强调了责任与后果的重要性。

“人亦有言,以方试病”引出了一句古老的谚语,意在通过测试来检验事物的真伪。而“无损其方,祇速其命”则告诫人们,不要损害事物的本质,否则只会加速其灭亡,强调了保护和珍惜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百一诗》通过一系列深刻的比喻和寓言,探讨了人性、道德、权力、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正直、智慧和勇气。

收录诗词(19)

黄圣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谷溪遣兴

新涨失江隈,轻阴向午开。

舟从叶底出,涛向树间来。

杜若堪延伫,蒹葭宛溯洄。

吴吹空自好,未遣棹歌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九成台

一片韶阳石,空沿南狩文。

薰风如再鼓,绝峤始应闻。

斑竹迷秋雨,苍梧断古云。

独将瑶瑟意,明月吊湘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守岁

于世原无术,生涯只自惊。

百年三纪去,两岁一宵争。

京洛尘堪倦,蓬蒿径未成。

却怜罗绮会,不待晓钟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钱塘饮张梦得斋中

聚首堪悲碣石天,空囊还著远游篇。

书生忧国真无赖,倦客寻僧却有缘。

万里山河孤笑外,五年烽火醉吟边。

忽听急管催兰舸,愁绝西湖几瓣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