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一)为时传之寿

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

仙翁鹤驾,羽节缥缈下天端。

指点虚无征路,时见双凫飞舞,挥斥隘尘寰。

吹笛向何处,海上有三山。彩衣新,鱼服丽,更朱颜。

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

早晚金泥封诏,归侍玉皇香案,踵武列仙班。

玉骨自难老,未用九霞丹。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孝祥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为时传之寿》。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是一篇融合了道教仙境与宫廷寿辰庆典两大主题的杰作。

开篇“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天地图景,设定了一个超脱尘世、达观宇宙的宏大视角。接着,“仙翁鹤驾,羽节缥缈下天端”则引入了道教神仙乘鹤升天的意象,传递出一种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中间部分“指点虚无征路,时见双凫飞舞,挥斥隘尘寰”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遨游于道法之中的境界。诗人通过描写仙翁驾鹤、指点虚空的动作,以及双凫(道教中象征着和谐与幸福的鸟类)飞舞的景象,展现了一种清净无为的生活状态。

“吹笛向何处,海上有三山”则是引出诗歌后半部分的关键句子。这里的“三山”指的是道教传说中的仙岛,也就是蓬莱、方丈和瀛洲,它们象征着仙界的所在。而诗人吹奏笛子,似乎是在召唤或者向往着那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紧接着,“彩衣新,鱼服丽,更朱颜”描绘了一位仙女或是宫廷贵妇的华美装扮和永葆青春的容颜。这里“更朱颜”暗示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这与道教的修炼理念不谋而合。

下一句,“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则是诗歌中最具象征意义的一段。蟠桃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长寿和仙果,而“未熟”意味着时间尚早,仙境的美好还未来临,故而“千岁容与且人间”,这表达了一种对现世生活的珍视,同时也是对长生不老理想的一种期待。

最后,“早晚金泥封诏,归侍玉皇香案,踵武列仙班。玉骨自难老,未用九霞丹”则是诗歌的高潮部分。这几句诗描绘了一个仙界与宫廷交织的情景,诗人似乎在期待着接受天帝的诏令,归入仙班,与其他仙者一同侍奉玉皇大帝。其中,“玉骨自难老”表达了一种超脱凡尘、不受时光侵蚀的仙骨之美,而“未用九霞丹”则强化了这种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构建出一个既包含道教仙境,又融入宫廷寿辰庆典的意境。它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向往永恒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彰显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长生不老主题的深刻探讨。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一)为总得居士寿

隆中三顾客,圯上一编书。

英雄当日感会,馀事了寰区。

千载神交二子,一笑眇然兹世,却愿驾柴车。

长忆淮南岸,耕钓混樵渔。忽扁舟,凌骇浪,到三吴。

纶巾羽扇容与,争看列仙儒。

不为莼鲈笠泽,便挂衣冠神武,此兴渺江湖。

举酒对明月,高曳九霞裾。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五)汪德邵无尽藏

淮楚襟带地,云梦泽南州。

沧江翠壁佳处,突兀起红楼。

凭仗使君胸次,与问老仙何在,长啸俯清秋。

试遣吹箫看,骑鹤恐来游。欲乘风,凌万顷,泛扁舟。

山高月小,霜露既降,凛凛不能留。

一吊周郎羽扇,尚想曹公横槊,兴废两悠悠。

此意无尽藏,分付水东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十一)为方务德侍郎寿

紫橐论思旧,碧落拜除新。

内家敕使,传诏亲付玉麒麟。

千里江山增丽,是处旌旗改色,佳气郁轮囷。

看取连宵雪,借与万家春。建崇牙,开盛府,是生辰。

十州老稚,都向今日祝松椿。

多少活人阴德,合享无边长算,惟有我知君。

来岁更今日,一气转洪钧。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四)金山观月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

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

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