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著名军事家、诗人戚继光所作的《乙卯元日登太平楼》。诗中描绘了元日登高望远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与宏图大志。
首联“高台元日一登游,东向扶桑送远眸”,开篇即点明时间地点与活动,高台之上,元日登游,向东远眺,仿佛能望见遥远的日本(扶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关切与展望。
颔联“岸隐潮声连古戍,天回春意满芳洲”,转而描写眼前的景色。潮水的声音与远处的古堡相连,春天的气息弥漫在芳洲之上,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颈联“鲸波突兀辽阳隔,螺岛微茫海市浮”,进一步扩展视野,将辽远的辽阳与海市蜃楼融入画面,鲸波翻滚,辽阳隔海相望,螺岛在海面上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神秘的意境。
尾联“翘首五云宫阙近,灵氛常映太平楼”,最后以对未来的憧憬收尾。翘首期盼,五彩祥云中的宫殿似乎近在咫尺,灵氛(仙气)常映照在太平楼上,象征着和平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宏大的抱负,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戚继光作为一代名将的胸襟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