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干画马阙四足龙眠拓而全之

吾闻两臂天下重,马失四蹄将底用。

平生想似万里游,对此惟心恻然动。

得非曾落驽骀群,踠脱泥涂良已勤。

又疑逸气厌拘系,绝蹯径欲超浮云。

谛观事乃不尔剧,破练丹青老无色。

轩昂自有尊足存,顾眄一株阴山碧。

韩生笔法妙此图,龙眠拓出了不殊。

断鳌自昔徒闻说,续凫虽工计已疏。

何如染作沧江远明灭,要看追风蹴微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画家韩干的高超技艺,特别是他对马的刻画。开篇两句“吾闻两臂天下重,马失四蹄将底用”表达了韩干笔下的马形态之美妙和力度,似乎每一部分都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接着,“平生想似万里游,对此惟心恻然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等艺术造诣的向往和感动之情。这种描绘不仅是外形,更触及到了马的精神内核。

“得非曾落驽骀群,踠脱泥涂良已勤”此处诗人似乎在赞扬韩干对细节的刻画,对于马匹生活环境的深刻把握。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艺术家精湛技艺的钦佩。

“又疑逸气厌拘系,绝蹯径欲超浮云”此句表达了韩干不仅在描绘马匹上表现出色,更有超凡脱俗之意境,让人感受到他作品中的自由精神。

接下来的“谛观事乃不尔剧,破练丹青老无色。轩昂自有尊足存,顾眄一株阴山碧”则是对韩干画作的赞美,他的技法已臻化境界,无需多余装饰。

“韩生笔法妙此图,龙眠拓出了不殊”这一句强调了韩干在绘画上的成就,以及他的作品通过复制而广为流传,且其精髓未减。

最后,“断鳌自昔徒闻说,续凫虽工计已疏。何如染作沧江远明灭,要看追风蹴微云”诗人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韩干画马技艺的最高赞誉,希望能亲眼目睹其作品,感受那股超脱尘世的逸气。

整首诗通过对韩干绘画艺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鉴赏力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高水平艺术创作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鹅峰居士以地黄遗病翁因为作引

君不见咸阳之原,泾渭之间。

灵苗丛生绿芊绵,春风莽莽胶晴烟。

天马嚼龁黄金涎,渴喷清浪香浮川。

年深骏足宵腾迈,目有神光破昏昧。

方经誇异傥不诬,伊人服之功必倍。

君家种药南山隅,紫花褐实连庭除。

长镵斸掘动云壤,婉婉尽拔生龙须。

饮之清醥观其德,宛如君子弥温克。

浮沈讵恤世论量,蒸曝益见中腴泽。

我年三十号病翁,空斋药杵声珑冬。

未能医国惭君赐,旧书且读蝇头字。

形式: 古风

感白发

儿时坐涧石,散发如浮烟。

风惊绿鬅鬙,意欲凌飞仙。

那知二毛见,倏忽到老边。

蒙纱犹铲彩,猎鬓强呈鲜。

星星傥未已,遂恐华吾颠。

骑省叹遇合,郎潜感迍邅。

万古寄一辙,长歌悲昔贤。

流光不假借,志抱何由宣。

馀龄事可知,已矣宁非天。

穷通各有待,憔悴孰使然。

凄其槁梧畔,惕若明镜前。

灵膏讵能涅,薅拂事可怜。

惟应幽室处,一猛放万缘。

尝闻卫生要,心白发自玄。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携筇

晨起偶无事,携筇出潭川。

翩翩双凫飞,宛若导我前。

林静滴残雨,村深澹寒烟。

当春足膏泽,俯夏馀清妍。

野溜绿交贯,山花红接连。

雄观发新奇,胜地穷攀缘。

据石弄惊急,班荆荫连卷。

幽怀脱尘拘,如超混芒先。

向令作兴来,未必胜偶然。

荣观事多乖,内取乐乃全。

他时谁继游,此意遥相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新凉

新凉为招客,胜集非预图。

前峰雨未散,泠风绕吾庐。

披襟沐清驶,合席随沾濡。

定知喧譊中,欲此一快无。

兴来扩以酒,草具来须臾。

田翁偶过我,添杯坐其隅。

为言秋暑剧,稻畦日凋疏。

宁辞抱瓮劳,仅给园中蔬。

喜兹甘澍足,普润无遗墟。

遥山莽难分,绿浪摇虚徐。

我病不任耕,岁收仰微租。

蒙成每自愧,一饱便有馀。

连觞使之釂,醉语杂叫呼。

野人无他肠,我辈恐不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