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篇赠邵大佩

君不见邵大佩,家住石门天所买。

两峰挟汉扶太阳,十里为波到沧海。

见君四明西郭外,主人楼居清水带。

一夜高论悬河流,四壁古文蠹鱼坏。

却说邵君赤城客,挟策从师岁三改。

绿袖青衿美少年,骑龙策凤专相待。

邵君敛衿如欲前,自言家住石门边。

仙人不去桃花洞,霞气时流芳草筵。

须臾抱笔加我手,邀我题诗进我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徐渭所作的《石门篇赠邵大佩》,通过对邵大佩居住环境的描绘和对其才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首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邵大佩家的地理位置,仿佛是神仙所居之处。接着,诗人描述了邵大佩的住所环境优美,临近清水,充满学术气息。在与邵大佩的交谈中,诗人的灵感如江河般涌动,而古籍则见证了他们的深厚学识。

诗中提到邵大佩勤奋好学,多次更换老师以求深造,形象刻画了一个志向远大、追求学问的少年。诗人还描绘了邵大佩的风度翩翩,期待他能像龙凤一样施展才华。邵大佩在诗中透露出对石门仙境般的向往,以及他对桃花洞和芳草宴的诗意想象。

最后,诗人邀请邵大佩提笔共书,饮酒赋诗,显示出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互相欣赏的艺术共鸣。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徐渭诗歌的独特风格。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赋得百岁萱花为某母寿

二十年前转眼事,忆共郎君醉城市。

阿母烹鸡续夜筵,夜深烛短天如水。

我母当时亦不嗔,郎君过我亦主人。

两家酣醉无日夜,坛愁瓮怨杯生菌。

只今白首二十载,我母不在尔母在。

八十重逢生日来,双扉况复门庭改。

我今破网未番然,两翅犹在弹丸边。

郎君长寄书一纸,阿母多应赞一言。

上寿谁人姓张者,图里萱花长不谢。

阿母但办好齿牙,百岁筵前嚼甘蔗。

形式: 古风

天坛

张公当时骑白雀,下与高皇共斟酌。

一从九鼎向幽燕,碧坛空锁琉璃斮。

古松旧柏黑成迷,绿瓦从中一雉飞。

杨雄不得陪郊祀,空忆当年执戟时。

龙驹远自施罗来,开平巳死无人骑。

却付羽林谁健儿,压沙五石缓其蹄。

真人雄心老更雄,月中自控赴斋宫。

四十八卫万马中,一尘不动五里风。

黄柏太苦蔗太甘,盛时文字忌新尖。

当时作颂卑枚马,付与金华宋景濂。

形式: 古风

十六夜踏灯与璩仲玉王新甫饮于大中桥之西楼

树枝画月千条弦,十五不圆十六圆。

挂向酒楼檐外边,南市好灯值底钱。

大中桥上游人坐,不饮空教今夜过。

红脂在口香在楼,那能一个到垆头。

青衫白马无聊甚,望断黄金小钿鞦。

形式: 古风

淮阴侯祠

荒祠几树垂枯枣,黄泥落尽朱旗纛。

花桐漆粉缀须眉,犹是登坛人未老。

半生作计在鱼边,才得河堤老妇怜。

谁知一卷长竿去,唾取真王只五年。

暗中朱碧知谁是,浊水浑鱼每相似。

当时密语向陈豨,更谁传向他人耳。

丈夫勋业何足有,为虏为王如反手。

提取山河与别人,到头一镬悲烹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