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门洞

溪壑萦纡碍去舟,石门雄峭未曾游。

云深飞瀑自成雨,洞辟双扉最上头。

紫府丹台疑有路,碧岩红树饱经秋。

追怀颜谢当年兴,坐听猿吟和四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溪流曲折妨碍了船只前行,石门险峻我从未曾游历过。
云雾深处瀑布自然化作雨水,山洞两扇门开在最高处。
紫色仙境和红色宫殿似乎有路可通,碧绿山岩与红叶老树饱经秋色。
怀念颜回和谢灵运当年的兴致,静坐聆听猿猴的哀鸣应和着心中的忧愁。

注释

溪壑:弯曲的溪流和山谷。
萦纡:曲折蜿蜒。
碍:妨碍。
去舟:前行的船只。
石门:险峻的石门。
雄峭:雄伟陡峭。
未曾游:从未去过。
云深:云雾深邃。
飞瀑:瀑布。
自成雨:自然落下形成雨水。
洞辟:山洞打开。
双扉:两扇门。
最上头:顶部。
紫府:紫色仙境。
丹台:红色宫殿。
疑有路:似乎有道路。
碧岩:碧绿的山岩。
红树:红叶的老树。
饱经秋:经历过秋天。
追怀:追忆怀念。
颜谢:颜回和谢灵运(两位古代文人)。
当年兴:当年的兴致。
坐听:静坐聆听。
猿吟:猿猴的叫声。
四愁:四愁诗(古代诗歌,此处可能指诗人内心的愁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个人情感的寄托。开篇两句“溪壑萦纡碍去舟,石门雄峭未曾游”通过溪流曲折、障碍船只,以及石门高峻从未探访过的描述,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之美时的敬畏与好奇心情。紧接着,“云深飞瀑自成雨,洞辟双扉最上头”两句,则通过云雾缭绕、瀑布如织而成天然雨幕,以及洞穴幽深、门扉开阔至顶的描写,强化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神秘感。

中间两句“紫府丹台疑有路,碧岩红树饱经秋”中的“紫府丹台”可能指的是某一处仙境般的地方,而“碧岩红树”则描绘了一幅深山里的秋色图景。诗人通过对路径的质疑和对季节变换的观察,表达了他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以及对自然界无尽变化的赞美。

最后两句“追怀颜谢当年兴,坐听猿吟和四愁”则是诗人在回忆过去的冒险激情之时,同时沉浸于自然界的声音——猿啼声中所带来的宁静与忧思。这里的“颜谢”可能指的是朋友或知己,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受,更透露出了他内心的情感波动和个人经历的回响。

总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想象力与个人情感色彩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401)

李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腊夕直宿枕上偶成

北风汹汹应嘉平,点滴檐间雨未晴。

病骨可堪寒栗烈,老怀仍怯岁峥嵘。

汤婆漫许登禅榻,黄妳无因伴短檠。

清绝夜阑愁不寐,拥衾龟息待窗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赋丞厅连理木

老槐钜竹俨墙阴,斯立诗情冠古今。

连理并柯真创见,澡身浴德信同心。

蝉吟永夜传清韵,鹤唳中宵和好音。

不日除书下丹禁,瑞图频展锦窠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简月阇黎

吏隐他年并海漘,倦游悔现宰官身。

谁知西子湖边寺,重见东林社里人。

堆案楞伽三昧胜,谈经优钵一花新。

老来无复论诗乐,政欲相从寂寞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简崇德葛令

十载交期晚益亲,弦歌尤喜政声新。

倦游偶是临邛客,索价惭非少室人。

旅舍谁惊五浆馈,官梅初见一枝春。

挂帆明日归苕霅,从此诗筒莫厌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