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十八首(其十四)

又是同云酿雪天,猧儿嫌冷唤愁眠。

为郎憔悴有谁怜。

檀板倦翻金缕曲,绣衾虚费水沈烟。

不应忘了过新年。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沙》十四首中的其十四,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一幅冬日里室内与室外的对比画面,以及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又是同云酿雪天”,点明了季节背景,暗示着寒冷的冬季再次来临,天空阴沉,预示着雪花即将飘落。接着,“猧儿嫌冷唤愁眠”一句,通过一只小狗因寒冷而叫唤,想要取暖的情景,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寒冷与人物内心的孤独寂寞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为郎憔悴有谁怜”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中主人公的情感状态。这里的“郎”可能指的是诗人的爱人或伴侣,也可能是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形象。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因思念或情感困扰而变得憔悴,却无人理解或怜悯的悲凉心境。

接下来,“檀板倦翻金缕曲,绣衾虚费水沈烟”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檀板,古代乐器,此处借指音乐;金缕曲,古代歌曲名;绣衾,绣花的被子;水沈烟,香烟。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艺术感的画面,但同时又透露出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厌倦和无奈。他虽然尝试通过音乐和香烟来寻求慰藉,但这一切似乎都徒劳无功,无法真正缓解内心的痛苦。

最后,“不应忘了过新年”一句,以一种略带讽刺的口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活琐碎的感慨。新年本是欢庆的时刻,但对于诗人来说,却成了更加凸显孤独与哀愁的时刻,他似乎在提醒自己,尽管时间在流转,但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却难以忘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寒冷冬日、个人情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五)

荇带牵风作晚凉,柳丝拖水湿斜阳。

平林漠漠远烟黄。

双桨送人何处去,最无情上棹船郎。

儿家不合近横塘。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六)

半臂银蝉韵字纱,两鬟钿翠粉云斜。

红丝穿泪沁琵琶。

几日绿窗闲睡稳,不知开到玉簪花。

病来帘外是天涯。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七)

愁砑云蓝赋恼公,如今骨出似飞龙。

四年惆怅杏花红。

天上人间春寂寂,东鹣相鲽去匆匆。

相思无益悔相逢。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八)

虚说卢家白玉堂,可怜三十六鸳鸯。

谁将消息报王昌。

晓梦怕逢欢处醒,春宵偏是别来长。

怨郎无益转思郎。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