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法师东斋

筑室在人境,遂得真隐情。

春尽草木变,雨来池馆清。

琴书全雅道,视听已无生。

闭户脱三界,白云自虚盈。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在人间繁华处建起居室,却意外地获得了真正的隐居情趣。
春天逝去后花草树木变换样貌,雨水来临使池塘亭台更显清静。
弹琴读书全是高雅的修行,眼观耳听已无尘世杂念。
闭门谢客超脱于三界之外,天上的白云悠然自得地盈满天空。

注释

筑室:建造房屋。
人境:人间,指世俗社会。
真隐情:真正的隐士情怀或隐居的乐趣。
春尽:春天结束。
草木变:植物随季节变化而改变状态。
雨来:下雨时。
池馆清:池塘和楼阁显得清新、宁静。
琴书:弹琴和读书,代表文人雅士的生活。
全雅道:完全符合高雅的道义或生活情趣。
视听:看到的和听到的。
无生:没有世俗的喧嚣,引申为超脱生死的境界。
闭户:关门,指不与外界交往。
脱三界:超越欲界、色界、无色界,佛教中指脱离生死轮回。
白云自虚盈:白云自由地、悠闲地充满天空,象征心境的自由与充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在人境之中筑室,寻求一种精神上的真实隐逸。春天结束,草木变色,而雨水的洗礼使池塘和园林变得清新。这一切都成为琴音书卷中的雅道,诗人的视听感官似乎已经超脱了生死的束缚。他闭上心扉,摆脱世间三界的纷争,只留下白云在空中自由飘荡,充满虚幻之境。

诗中的意象和语言都极富有禅意,体现出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脱世俗的愿望。同时,这种高远的生活理念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个人主义追求的一种美好向往。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题净眼师房

白鸽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

倾人城,倾人国,斩新剃头青且黑。

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吴音唤字更分明。

日暮钟声相送出,袈裟挂着箔帘钉。

形式: 古风

题灞池二首(其一)

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

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

题灞池二首(其二)

开门望长川,薄暮见渔者。

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马]韵

赠史昭

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

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

怀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

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

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

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形式: 古风 押[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