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史昭

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

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

怀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

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

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

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翻译

东边树林月亮尚未升起,空旷中星星与银河格外显眼。
就在这个晚上大雁开始飞来,静室之中我不禁长叹。
心中充满怀念望着南方的水滨,渺远的样子,夜已过半。
只有秋水的声音,在耳边回响,忧愁让我的思绪纷乱。
手中拿什么作为相赠之物呢,珍贵的草药已经枯萎散落。
在鱼化为龙之前,我们各自处在天的一方岸边。

注释

东林:东方的树林。
月未升:月亮还没有升起。
廓落:空旷、寥落。
星与汉:星星和银河。
是夕:这天晚上。
鸿始来:大雁开始飞来,比喻离人归或信息至。
斋中:静室之中。
长叹:深深地叹息。
怀哉:心中充满怀念。
南浦:南方的水滨,常指送别之地。
眇然:遥远的样子。
夜将半:夜晚已过一半。
但有:只有。
秋水声:秋天的水声,引申为凄清的环境。
愁:忧愁。
心神乱:思绪纷乱,心情不宁。
握中:手中。
何为赠:拿什么作为礼物赠送。
瑶草:珍贵的草药,比喻美好的事物。
已衰散:已经枯萎散落。
海鳞:这里比喻有潜力的人或物,未化时指未实现其潜力。
化:变化、转化,这里指实现潜能。
天一岸:天各一方,形容相隔极远。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夜怀念之情。"东林月未升,廓落星与汉",通过月亮尚未升起、繁星点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寂寞的氛围。"是夕鸿始来,斋中起长叹"则透露出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分,听到天鹅般的行客归来的声音,在室内不禁发出一声长叹,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怀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中,"怀哉"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怀念,而"望南浦"则是诗人心向往之地。"眇然"形容了夜色朦胧,时间已过半夜,增添了一份寂寞和急迫感。

"但有秋水声,愁使心神乱"表明在这静谧的夜晚,只剩下秋夜里的潺潺流水之声,这声音反而让诗人的思绪更加紊乱,不断地被深切的情愁所困扰。

"握中何为赠,瑶草已衰散"则透露了诗人在手中紧握着一份礼物准备送给某人,但这份礼物——瑶草已经凋零不再美丽,如同诗人的心情一般,充满了无奈和哀愁。

最后两句"海鳞未化时,各在天一岸"则通过海鳞尚未变幻成龙的比喻,以及天边相望而不能相见的情形,表达了诗人与所思之人的距离感,虽然都在同一片天空下,却如同隔着天涯。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诗人对远方亲友深夜怀念的抒情之作,通过夜景、声响和物象的描写,传达了内心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赠宇文中丞

仆本濩落人,辱当州郡使。

量力颇及早,谢归今即已。

萧萧若凌虚,衿带顷消靡。

车服卒然来,涔阳作游子。

郁郁寡开颜,默默独行李。

忽逢平生友,一笑方在此。

秋清宁风日,楚思浩云水。

为语弋林者,冥冥鸿远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赠李侍御

青冥孤云去,终当暮归山。

志士杖苦节,何时见龙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灞上閒居

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

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

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

廓落时得意,怀哉莫与言。

庭前有孤鹤,欲啄常翩翻。

为我衔素书,吊彼颜与原。

二君既不朽,所以慰其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

黄叶乱秋雨,空斋愁暮心。

通经彼上人,无迹任勤苦。

枫桥延海岸,客帆归富春。

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高洁。

陵薮寒苍茫,登城遂怀古。

孤烟曳长林,春水聊一望。

河口饯南客,进帆清江水。

迁客又相送,风悲蝉更号。

微雨随云收,濛濛傍山去。

海客时独飞,永然沧洲意。

日夕辨灵药,空山松桂香。

墟落有怀县,长烟溪树边。

青桂花未吐,江中独鸣琴。

还家望炎海,楚叶下秋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