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平等院

十里城中一院僧,各持巾钵事南能。

还应笑我功名客,未解嫌官学大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翻译

在十里长街上,有一座庙宇,住着一位和尚,各自拿着毛巾和饭碗,遵循南能的教诲修行。
他可能会嘲笑我这个追求功名的人,因为我还不懂得厌弃官场,如同佛教中的大乘教义

注释

十里城中:形容城市规模较大,距离较长。
一院僧:指寺庙中的一位和尚。
巾钵:古代僧人出行或修行时携带的毛巾和饭碗。
南能:唐代禅宗大师,这里指代禅宗的修行方式。
功名客: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嫌官学大乘:厌弃世俗官场,向往佛教的大乘教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十里城中的一处庭院内,手持巾钵专注于佛事的平和景象。"各持巾钵事南能"一句,通过对僧人的具体行为的描写,展示了他们对于修行生活的投入和热忱。这里的“南能”可能是指寺院中的某个地方或某种修行方式。

诗人在后两句中转换视角,对自己功名心切、奔波于世俗之事的状态进行自嘲,表达了对自己的反省和批评。"未解嫌官学大乘"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功名与佛法修持之间矛盾的心境,以及希望能够超脱世间羁绊,投身于更深邃的佛理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比僧人的平静生活和自己功名客的忙碌,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安宁与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唐代士人对于佛法的普遍兴趣,以及他们在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寻找平衡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320)

薛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字:太拙
  •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 生卒年:817-880年

相关古诗词

赠无表禅师

笠戴圆阴楚地棕,磬敲清响蜀山铜。

秋来说偈寅朝殿,爽爽杨枝满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赠韦氏歌人二首(其一)

弦管声凝发唱高,几人心地暗伤刀。

思量更有何堪比,王母新开一树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赠韦氏歌人二首(其二)

一曲新声惨画堂,可能心事忆周郎。

朝来为客频开口,绽尽桃花几许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赠出塞客

出郊征骑逐飞埃,此别惟愁春未回。

寒叶夕阳投宿意,芦关门向远河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