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

战地何昏昏,战士如群蚁。

气重日轮红,血染蓬蒿紫。

乌乌衔人肉,食闷飞不起。

昨日城上人,今日城下鬼。

旗色如罗星,鼙声殊未已。

妾家夫与儿,俱在鼙声里。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

翻译

战场为何如此昏暗,战士们如同成群的蚂蚁。
气息沉重,太阳仿佛被染成了红色,鲜血浸透了野草,变得紫色。
乌鸦叼着人的肉,却因吃得沉闷而无法飞翔。
昨天还在城墙上的人,今天却已成为城下的亡魂。
军旗的颜色犹如星罗棋布,战鼓声仍未停歇。
我家的丈夫和儿子,都淹没在这持续不断的战鼓声中。

注释

战地:战场。
昏昏:昏暗。
战士:士兵。
群蚁:成群结队。
气重:气息浓重。
日轮:太阳。
血染:被鲜血浸染。
蓬蒿:野草。
乌乌:乌鸦。
衔:叼着。
闷:沉闷。
飞不起:无法飞翔。
昨日:昨天。
城上人:城墙上的士兵。
今日:今天。
城下鬼:城下的死者。
旗色:军旗的颜色。
罗星:星罗棋布。
鼙声:战鼓声。
未已:未停止。
妾家:我家。
夫:丈夫。
儿:儿子。
俱: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惨烈场面,其中“战地何昏昏,战士如群蚁”两句通过对比,将战士们的密集和混乱状态形象地比喻为蚁的集聚,表现了战事的残酷与兵士的无奈。接着,“气重日轮红,血染蓬蒿紫”进一步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恐怖氛围,其中“气重日轮红”暗示着战场上浓厚的杀意和紧张的气氛,而“血染蓬蒿紫”则直接描写了战斗后的惨状,血肉模糊,使得普通草本植物蓬蒿都变成了紫色。

在诗的后半部分,“乌乌衔人肉,食闷飞不起”这一幕更加凄凉,战场上的鸟儿因为吃饱了人的尸体而飞不起来,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到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悲哀。紧接着,“昨日城上人,今日城下鬼”则是对战争中生死变迁的深刻描绘,昨天还在城墙之上的士兵,今天可能已经成为地下之鬼,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巨大转变和生命的脆弱。

“旗色如罗星,鼙声殊未已”则是对战场景象的再次渲染,旗帜在血红色的天空下飘扬,而战鼓的声音还在持续,表明战争尚未结束。最后,“妾家夫与儿,俱在鼙声里”透露出诗人对亲人的担忧,他们可能就在这场战争之中,这种个人情感的投入,使得整个战争描写更加沉重和个体化。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鲜明的对比以及对战争后果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李白在《战城南》中的艺术造诣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战城南

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

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形式: 乐府曲辞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燕麦青青游子悲,河堤弱柳郁金枝。

长条一拂春风去,尽日飘扬无定时。

我在河南别离久,那堪坐此对窗牖。

情人道来竟不来,何人共醉新丰酒。

形式: 古风

春日独酌二首(其一)

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

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