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狞面兽中尊,奇峰比最真。
祇堪负莲座,稳载法王身。
这首诗描绘了师子峰在僧侣林中的独特地位与尊贵。诗人以“狞面兽中尊”开篇,巧妙地将师子峰比作兽群中的王者,凸显其非凡的地位。接着,“奇峰比最真”进一步强调了师子峰的独特与真实,仿佛是自然界的瑰宝,展现出其与众不同的魅力。
“祇堪负莲座,稳载法王身。”这两句则深化了师子峰的角色,它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佛法的象征,能够承载法王的教诲,传递智慧与慈悲。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师子峰在僧侣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其蕴含的深厚文化意义。
不详
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西曛夕尚明,东旭朝先赤。
为比众峰高,光景常多得。
昨吐光不阙,今吐遽非圆。
圆缺看多少,孤峰只宛然。
独立暮庭中,齐腰雪几重。
不因逢酷冷,那解识严冬。
咫尺栖身地,宽如选佛场。
须知九千界,元不离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