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萸香慢.九日再赋

凭危阑、茱萸愁把,作寒野色悽迷。

拌一回扶醉,便消得、斜阳西。

信是无风无雨,甚寥天鸿唳,梦压云低。

笑刘郎、恁日搦管怯糕题。指峻路、有人手携。秋期。

省记疑非。颦欲损、远山眉。

算黄花晚畹,閒情得似,陶令东篱。

可无白衣人至,最醒处、易成悲。

峭西风、未妨吹帽,茂陵丝鬓,谁惜绿减霜欺,清泪自持。

形式: 词牌: 紫萸香慢

鉴赏

这首《紫萸香慢·九日再赋》是清代词人况周颐的作品,表达了词人在重阳节之际的孤寂与怀旧之情。开篇“凭危阑、茱萸愁把”描绘了词人独自凭栏,手中握着茱萸,满心愁绪,眼前景色凄迷。他借酒浇愁,试图忘却时光流逝和夕阳西下带来的哀伤。

“信是无风无雨,甚寥天鸿唳,梦压云低”三句,通过无风无雨的宁静和孤雁的哀鸣,渲染出一种空寂的氛围,词人的梦境仿佛被低垂的云彩压得沉重,暗示了他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笑刘郎、恁日搦管怯糕题”一句,词人以刘禹锡为典,自嘲昔日提笔作文时的胆怯,如今更添了几分感慨。他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不再年轻。

“指峻路、有人手携”描绘了一幅秋日携手同行的画面,然而词人却怀疑眼前是否真实,这与他的孤独形成对比。他眉头紧锁,远山般的黛眉似乎因愁绪而蹙起。

“算黄花晚畹,閒情得似,陶令东篱”借用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但现实中却难以如愿,只能独自欣赏晚秋菊花。

最后,词人期待着能有知心朋友来访,以驱散心中的悲伤,然而即使在清冷的西风中,他也不怕风吹落帽子,只是感叹岁月无情,白发渐多,无人怜惜。

整首词情感深沉,词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剖析,展现了重阳节的孤独与怀旧,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205)

况周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 字:夔笙
  • 籍贯:况古
  • 生卒年:1859~1926

相关古诗词

最高楼.雨夕饯秋

风和雨、呜咽似骊歌。芳节惜蹉跎。

高楼何况闻鸿雁,重衾生怕梦山河。

说伤心,应更比,送春多。钟未到、尚馀梧几叶。

更欲断、最怜花寸蜡。霜晚晼、鬓消磨。

西风树到无声苦,东篱菊亦奈愁何。

剩凄清,今夕也,等閒过。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鹧鸪天

如梦如烟忆旧游。听风听雨卧沧洲。

烛消香灺沈沈夜,春也须归何况秋。

书咄咄,索休休。霜天容易白人头。

秋归尚有黄花在,未必清樽不破愁。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

老向书丛作蠹鱼。病馀还补蠹馀书。

剧怜风雅凋残甚,怪底经生故训疏。

风雨外,闭门居。一编能遣几居诸。

寻常豹鼠何难识,未必终童我不如。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徵招.沤尹将之吴门,有书来云:虽小别,亦依黯也。赋此报之

清琴各自怜孤倚,停云总成消黯。

后约几情深,比黄花香澹。客襟悽万感。

算霜月、一秋分占。见说将离,绿芜愁到,冷吟阑槛。

点检浣花笺,珍珠字、天涯更无人念。

咫翠隔吴云,也难为别暂。不辞青鬓减。

只尊酒、再携须酽。雨潮语、寂寞沧州,更雁惊寒渐。

形式: 词牌: 徵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