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仲祥大风韵(其一)

正忧蕴蕴与隆隆,怪得连朝起大风。

酷日从今宜敛暑,大王自古解称雄。

中庭老树吹将折,破屋重茅卷已空。

可是南溟茝欲化,爰居先避鲁门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我正担忧浓云密布和雷声隆隆,奇怪的是接连几日刮起了大风。
炎热的夏日从此应收敛暑气,古代的大王向来以英勇著称。
庭院的老树被风吹得几乎要折断,破旧的屋顶上的茅草已被卷走一空。
或许是南海的香草想要化为飞鸟,我选择先避开鲁门东边的地方。

注释

忧蕴蕴:形容乌云密布。
隆隆:雷声。
连朝:连续几日。
酷日:炎热的夏日。
宜敛暑:应收敛暑气。
大王:古代有威望的领导者。
称雄:英勇、杰出。
中庭:庭院。
吹将折:吹得几乎折断。
破屋:破旧的房屋。
重茅:多层茅草屋顶。
南溟:南海。
茝:香草。
欲化:想要变化。
爰居:选择居住。
鲁门东:鲁国东部,这里可能指代避难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荡的自然景象与历史变迁的画面。"正忧蕴蕴与隆隆,怪得连朝起大风"表达了诗人对于连续出现的大风所带来的不安和惊讶之情,这种天气变化往往预示着某种灾难或重大变故的来临。紧接着的"酷日从今宜敛暑,大王自古解称雄"则是对历史上的伟大君主的一种颂扬,他们能够在酷热之中保持清醒,解决问题,展现出非凡的能力和智慧。

诗歌随后转向具体景象的描绘:"中庭老树吹将折,破屋重茅卷已空"。这里的老树在大风中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可能断裂,而破旧的房屋更是经不起任何考验,连防护用的茅草也已经被风卷走了,这些景象展现出一种动荡与荒废的氛围。

最后两句"可是南溟茝欲化,爰居先避鲁门东"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对过去的回忆。"南溟茝欲化"可能指的是某种美好事物即将发生变化,而"爰居先避鲁门东"则像是诗人在寻找一处安稳之地,避免风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历史记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动荡时世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变数的期待与不安。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和刘君佐韵寄董静传高士

雪暗江湖入暮年,何人苇外小延缘。

水痕不动玉平岸,春意欲回花满天。

懒出恐消桐屐蜡,醉吟忘上苧袍船。

行当归学林和靖,结屋梅根伴鹤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西仲秋日闻莺诗

不待风霜剪碧林,柳阴忽见一梭金。

似传西帝宸游信,空惹东窗梦觉心。

暂辍笙歌聊试听,既无桃杏莫须吟。

旧交燕子归何处,好倩宾鸿为嗣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两山二首(其一)

世事枰棋入角危,有人袖手只攒眉。

路通巴蜀那须檄,马立澶渊更要诗。

公竟醉耶从汝笑,树犹如此信吾衰。

传闻双珥消兵气,犹把葵心向郁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吴东升

知君豹隐白云村,杖履春风忽过门。

独立幸无妻子累,老成喜有典型存。

冰悬古树花尤隽,雪涨寒江水不浑。

冷落十年灯火读,何时窗下约重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