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笔二首(其一)

秦代将军欲建功,截龙搜兔助英雄。

用多谁念毛皆拔,抛却更嫌心不中。

史氏只应归道直,江淹何独偶灵通。

班超握管不成事,投掷翻从万里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秦朝的将军渴望立下战功,使用宝剑斩龙捕兔来支持英雄们。
他们挥剑过度,谁还会在意剑上的毛都被拔光了?丢弃时又觉得心中不快。
史家只应归于公正之道,江淹为何偏偏能文思泉涌、灵感独特。
班超握着笔也无法成就大事,反而投身万里之外的战场,投掷武器作战。

注释

截龙搜兔:比喻斩杀强敌或猎取重要目标。
毛皆拔:形容剑被频繁使用,剑锋磨损。
史氏:指史官,此处可能暗指公正的历史评价。
江淹:南朝文学家,以才思敏捷著称。
握管不成事:比喻徒有文才而无实际成就。
万里戎:指遥远的战场。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力量和英雄气概的古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建功立业、追求理想以及文学创作的深切感悟。

“秦代将军欲建功”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展示了一位将领渴望建立功勋的心态,这种精神在中华民族中历来被推崇。紧接着,“截龙搜兔助英雄”则是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那种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英雄行为的赞美。

“用多谁念毛皆拔,抛却更嫌心不中”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执着与挑剔,不满足于表面的功夫,而是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深层次的艺术造诣。

“史氏只应归道直,江淹何独偶灵通”中,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史蜀蕃(史氏)和江淹的提及,强调了文学创作中的直率真诚以及灵感的重要性。这里的“道直”与“灵通”,既可以理解为文学上的追求,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真理的探索。

最后,“班超握管不成事,投掷翻从万里戎”则是通过对班超这位唐代名将的描写,再次强调了行动与创作之间的紧密联系。班超虽是一位武将,但他“握管”的行为象征着即便是在军旅生涯中,也不忘文学的修养和文化的积累。而“投掷翻从万里戎”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文笔所能达到的广阔空间和深远影响力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文学追求和生命态度。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咏笔二首(其二)

君子三归擅一名,秋毫虽细握非轻。

军书羽檄教谁录,帝命王言待我成。

势健岂饶淝水阵,锋铦还学历山耕。

毛乾时有何人润,尽把烧焚恨始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咏钱

多蓄多藏岂足论,有谁还议济王孙。

能于祸处翻为福,解向雠家买得恩。

几怪邓通难免饿,须知夷甫不曾言。

朝争暮竞归何处,尽入权门与倖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日坠虞渊烛影开,沈沈烟雾压浮埃。

剡川雪满子猷去,汉殿月生王母来。

檐挂蛛丝应渐织,风吹萤火不成灰。

愁人莫道何时旦,自有钟鸣漏滴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尚书打毬小骢步骤最奇因有所赠

善价千金未可论,燕王新寄小龙孙。

逐将白日驰青汉,衔得流星入画门。

步骤最能随手转,性灵多恐会人言。

桃花雪点多虽贵,全假当场一顾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