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兰花

深林瘦径傲朝昏,牙发消疏气骨存。

九畹谁移炎海角,半庭新补冷云痕。

圃翁认叶非漳种,墨客知花是楚魂。

从此国香春不断,光风满地长儿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深深的森林小路,无论早晚都独自行走,虽然头发稀疏,但精神气概依然存在。
在遥远的热带之地,谁将兰花移植?半庭院中又添上了冷云般的清新痕迹。
老园丁辨认叶子,知道这不是福建的品种;文人墨客知晓花朵,那是楚地的灵魂。
从此,这国色天香的兰花会年年盛开,清风满地,繁衍出更多的后代。

注释

深林:幽深的森林。
牙发:形容头发稀疏。
炎海角:热带边远地区。
冷云痕: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痕迹。
圃翁:老园丁。
漳种:指福建地区的植物。
墨客:文人墨客。
楚魂:象征楚地的文化或精神。
国香:指兰花,因其香气浓郁而被视为国色。
光风:清风,光明正大的风气。
长儿孙:比喻兰花繁衍后代。

鉴赏

这首诗名为《种兰花》,作者是宋代诗人赵时伐。诗中描绘了一幅深林小径中种植兰花的场景,兰花虽身处偏远之地,但其坚韧不屈,气韵犹在。"牙发消疏"形容兰花叶片稀疏,却更显其清雅;"九畹谁移炎海角"写出了兰花从炎热之地移植而来,展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半庭新补冷云痕"则以冷云比喻兰花的清冷之美,暗示其高洁品格。

诗人通过"圃翁认叶非漳种"表达对兰花来历的追溯,"墨客知花是楚魂"则进一步强调兰花的文化象征意义,它是楚文化的象征,具有高尚的灵魂。最后两句"从此国香春不断,光风满地长儿孙",寓意兰花的繁衍不息和其香气将永远伴随着春天,成为国家的芬芳,传承后世。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兰花的坚韧与高洁,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兰花文化传承的期望。

收录诗词(1)

赵时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塘岩

平地有石室,玲珑户牖空。

重门疑鬼凿,六月与天通。

乳窦如滴雨,幡幢欲舞风。

僧言岩下水,窈窕到骊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望江南/忆江南

霜月湿,人睡矮篷秋。

惊觉夜深儿女梦,渔歌风起白蘋洲。别岸又潮头。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四景诗和孙佥判颖叔韵(其四)仙矶晴雪

敛尽同云放日晖,寒光凛凛透重衣。

扁舟清晓寻溪转,髣髴王猷访戴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四景诗和孙佥判颖叔韵(其三)平湖秋月

楼台两岸枕长流,落日行人竞舣舟。

清夜湖光平似镜,冰轮冷浸玉壶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