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即自谤如来,何因得辩才。
和风三二月,花发为谁开。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金刚随机无尽颂》中的第四部分,名为“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诗中以佛教的视角探讨了自我认知与智慧的关系。"即自谤如来",意指即使否定自己的佛性,也如同贬低佛陀般,暗示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时可能经历的自我否定阶段。"何因得辩才"则表达了对获得智慧和辩论能力的疑问,暗示了智慧并非仅靠言辞辩论所能获得,而是需要内在的领悟。
"和风三二月,花发为谁开",诗人借春风和花开的景象,寓意佛法的普遍性和无常,花朵虽美,却不知为谁而绽放,暗示了佛法的无我之境,一切显现皆为因缘和合,并非为某个人或特定目的而存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引导读者思考自我与真理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内在的觉悟而非外在的辩论来寻求真知。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琅函训小孩,得了笑咍咍。
欲求天外事,须弃世间财。
一条楖?杖,两头光晃晃。打破须弥山,挂在眉头上。
欲明三界主,莫信邪师语。
说有有无时,道在未相许。
方称调御师,大愿力弘慈。
含灵皆一体,灭度行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