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代董监之赠长安贺生》由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逢君燕市鲁山眉,洵是沅江九肋奇”以“鲁山眉”和“沅江九肋奇”为喻,生动地描绘了朋友间的相遇如同在繁华的燕市中偶遇,而这位朋友的才华和独特之处,犹如沅江中的九肋奇石,既珍贵又引人注目。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物的特质与自然景观相联系,增加了形象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深度。
颔联“骨亦黄金台下买,名于白马寺前知”进一步赞美了朋友的才华和名声。黄金台下买骨,典出战国时期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的故事,此处借以表达对朋友才能的推崇;“名于白马寺前知”,则暗示朋友的名声早已远播,如同白马寺前的钟声,回荡在人们的心间。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增强了诗句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颈联“贺家从古能投佩,董子于今已下帷”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贺家投佩,指的是汉代贺循因欣赏某人的才华而赠送佩玉,表达了对人才的尊重和赏识;董子下帷,出自《史记·儒林列传》,指董仲舒闭门读书,不问世事,象征着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这两句通过典故的对比,既是对友人品格的赞美,也是对其追求学问、坚守自我境界的肯定。
尾联“政合与君刑白鹬,图他戴笠路逢时”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度时光,如同白鹬般和谐相处,同时预祝友人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遇到良机,如同戴着斗笠在雨中行走,虽有不便却也充满诗意。这一联充满了对友情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的赞美、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寄托,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