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敬岩韵迓其归

生涯鱼上竿,世事鼠入角。

民膏既煎熬,民髓复椎剥。

上下急交征,绝口政与学。

孔明痛桓灵,厥德修罔觉。

自古辱与疏,其机在一数。

归来有嘉士,尚可理商榷。

驾言一寸胶,救彼千丈浊。

精义有入神,端可鼻端斲。

赵孟自贵贱,玉女皆天渥。

如彼角斯磋,如彼玉斯琢。

不患公不浅,所患志不恪。

秋阳日以暴,江汉日以濯。

真积而力久,自见所立卓。

庭前梅粲粲,梅下石确确。

云飞川泳间,俯仰自不恶。

独立万物表,谁能伍龊龊。

雨露懋萧艾,霜风妒荃药。

天意孰云远,鉴此归意确。

寄言顺应人,大公一以廓。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生都在鱼竿上挣扎,世间纷扰如同老鼠钻角。
百姓的膏脂被榨干,骨髓也被无情剥削。
官府和民间相互征敛,连言论和学习都变得沉默。
诸葛亮哀叹桓帝、灵帝之失德,他们的美德修养却无人察觉。
自古以来,尊卑荣辱取决于微妙的平衡,关键在于细微之处。
回归后,仍有贤士,值得共同探讨和商议。
驾车一寸寸前行,希望能洗净千里的浑浊。
精深的义理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足以用鼻尖雕刻。
赵孟无论贵贱,都受到上天的厚爱,就像玉女得到天恩。
如同磨砺角质,如同雕琢美玉,不在于地位高低。
不必担心公正不彰,应忧虑的是志向是否坚定。
秋阳日益炽烈,江河却在洗涤万物。
真正的积累需要时间,最终会显现卓越的成就。
庭院前梅花盛开,梅树下的石头坚硬。
云飞川流之间,俯仰之间自得其乐。
独立于万物之上,无人能与我等同尘俗。
雨露滋润草木,霜风嫉妒香草。
天意看似遥远,但通过这些可见,归心已定。
奉劝世人顺应天意,公正无私的大道应当广阔无垠。

注释

生涯:一生。
世事:世间纷扰。
民膏:百姓的财富。
民髓:百姓的骨髓。
孔明:诸葛亮。
桓灵:桓帝、灵帝。
厥德:他们的美德。
罔觉:无人察觉。
辱与疏:尊卑荣辱。
一数:微妙之处。
理商榷:探讨和商议。
救彼:洗净。
浊:浑浊。
精义:精深的义理。
鼻端斲:用鼻尖雕刻。
赵孟:赵孟頫。
玉女:比喻纯洁的人。
角斯磋:磨砺角质。
玉斯琢:雕琢美玉。
公不浅:公正不彰。
志不恪:志向不坚定。
真积:真正的积累。
立卓:卓越的成就。
梅粲粲:梅花盛开。
石确确:石头坚硬。
伍龊龊:等同尘俗。
懋萧艾:滋润草木。
妒荃药:嫉妒香草。
鉴此:通过这些可见。
归意确:归心已定。
顺应人:顺应天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和敬岩韵迓其归》。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情言志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变化、人生境遇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感慨。

“生涯鱼上竿,世事鼠入角。” 开篇两句以鲜明的比喻,描绘出人生如同捕捉难定的鱼和躲藏在暗角中的鼠一样复杂多变。接下来的“民膏既煎熬,民髓复椎剥”则形象地表现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矛盾。

诗中还引用历史人物孔明(即诸葛亮),通过对其忠诚与智慧的赞颂,表达自己对于理想主义者的尊重。同时,“自古辱与疏,其机在一数”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规律和个人命运的深刻认识。

“归来有嘉士,尚可理商榷。” 这里,诗人寄希望于那些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人,而“驾言一寸胶,救彼千丈浊”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语言表达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交流与沟通解决问题的信心。

接下来的数句继续展现诗人的情感波动,他对世事的看法、个人志向的坚持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其中,“独立万物表,谁能伍龊龊”一句则显示了诗人在精神上追求超脱和独立。

最后,“雨露懋萧艾,霜风妒荃药。” 描述自然景象,通过对季节变化的观察,诗人再次强调了天意难以捉摸,以及个人对于命运的接受与顺应。全诗结尾处的“寄言顺应人,大公一以廓”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也是对读者的劝勉——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真诚和宽广的心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社会责任以及历史规律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和遁泽武夷石乳吟

遁翁声价为时重,几年勤学方繇统。

丽泽门人已寂寥,衣冠奕奕皆遗种。

当日诗编谁尚存,逊斋今幸传闻孙。

平生工作风刺体,近来琢句如春温。

灵芽来自幔亭里,贮以纱囊红与紫。

一掬枪旗分雅供,七碗卢仝为惊起。

赑屃古鼎亲烹尝,清风习习生诗肠。

云根不受尘土污,舌本岂带台阁芗。

学海茫茫了无际,一觉回头有馀地。

世味醲鲜多螫毒,无味之中要精哜。

燕閒消息已潜通,满阁遗书须细穷。

淡而不厌真隽永,不在松风蟹眼中。

形式: 古风

和遁泽惠豆粟韵(其一)

民曰同胞岂异根,万殊皆自一本分。

烧萁舂粟不忍听,诗翁感慨何忧勤。

我有儿拳莲实中,共房??笑秋风。

平铺春色殷勤种,终鲜它年又怨公。

形式: 古风

和遁泽惠豆粟韵(其二)

秋深万物尽归根,五谷从来不解分。

以长而食了无事,南山有种何曾勤。

遁泽真情在句中,薄俗三叹曹刘风。

识得异形同一气,应无管蔡怨周公。

形式: 古风

夜观野舟浩歌有感

康衢久寂寞,击壤音微茫。

南风启箫韶,拜手赓明良。

周衰二雅废,凤兮歌楚狂。

楚狂已再变,三闾竟哀伤。

俯仰千载后,嗟嗟情性荒。

梁选尚远思,渊明粹而庄。

开元生李杜,我宋推苏黄。

宗派亦沦坠,纷纷师晚唐。

吟骨不淳古,记魄不自强。

雕镂心肺苦,何曾徵宫商。

濂翁著和澹,感兴开紫阳。

紫阳尚六义,六义兴已亡。

郑卫日盈耳,冰炭搅我肠。

章贡有奇士,野舟刊名章。

古城夜酌句,正义尤洋洋。

游谈到巍荡,百世流遗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