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寺深藏紫翠间,清风夹道凛苍官。
千寻秋色岩峦净,十里雷声涧谷寒。
此去洗心应少累,从来蓄眼未经看。
使君健笔题佳句,一首新诗倒醉澜。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古寺的景象,环境清幽,色彩斑斓。开篇“古寺深藏紫翠间”,即刻画出一幅深藏于翠绿山巅之中的古老寺庙图像,给人以宁静与神秘并存的感觉。“清风夹道凛苍官”则透露出这里不仅自然景色美丽,而且空气清新,连带来的官府也显得肃穆而庄严。
接着,“千寻秋色岩峦净”,诗人以“千寻”形容山高, autumn color(秋色)则描绘出万山红遍的壮观,同时又点出了“净”字,表达了景色之清新脱俗。“十里雷声涧谷寒”进一步渲染了这片山川的雄伟与深邃,雷声在峡谷间回响,更添几分神秘气氛。
诗人心境亦逐渐展现,“此去洗心应少累”,表达了希望通过这种清净之地洗涤尘封的心灵,减轻世俗的重负。而“从来蓄眼未经看”则显示出诗人的惊叹与赞美,这种景色宛如初见,让人忍不住驻足凝视。
最后,“使君健笔题佳句,一首新诗倒醉澜”,是对南康守晏德基的称颂,希望他以其才华横溢的文笔,在这般美景中留下佳作,使人读后如醉如痴。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写出了自然之美,更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化与文学创作的向往。
不详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至人悲念摄冥顽,倏见光明指顾间。
亿劫未曾亲见佛,一宵今得暂栖山。
从来叶障须除结,此去功名直等閒。
欲以残年奉香火,尘劳无计恋松关。
古寺幽岩万木稠,蜀川一览尽西州。
依微远树低平野,散漫清江吐乱洲。
老眼乍明疑岘首,归心忽动忆槎头。
当年风物悲游子,子美应同故国愁。
天梯云栈转龙旗,细雨凄风暗路岐。
七夕难忘祈巧夜,三乡不以望仙时。
曲江若悟贤臣语,汾水宁伤才子词。
此日铃声肠断处,后庭遗唱未为悲。
霜晴爱日晓生东,萧寺山茶赏岁丰。
锦里出遨驱小队,雪山纳堠狎诸戎。
叶连油幕侵天碧,花倚朱旗特地红。
美景良辰万人喜,不妨行乐一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