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泉寺

烟景昼冥冥,楼台隐翠屏。

猿攀太子树,鸟听《法王经》。

悟理心无著,求缘塔有灵。

回车犹未远,日暮数峰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中寺院景象。首句“烟景昼冥冥”以烟雾缭绕的景象开始,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邃的氛围,暗示着寺庙所在之地远离尘嚣,隐匿于自然之中。接着,“楼台隐翠屏”一句,将视线引向了那座被翠绿屏障遮掩的寺庙,进一步强化了其隐秘与超凡脱俗的形象。

“猿攀太子树,鸟听《法王经》”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与寺庙的和谐共存。猿猴攀爬在名为太子树的树木上,仿佛在聆听佛法的教诲;而鸟儿则静静地倾听《法王经》,这一场景既体现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也寓意着自然界的万物皆能领悟和接受佛法的智慧。

“悟理心无著,求缘塔有灵”这两句表达了对佛法智慧的追求与理解。悟理之心不应被外物所束缚,而应保持开放与纯净;同时,寻求佛法的缘分与指引,如同寺庙中的塔一样,具有灵性与力量,能够引领人们走向真理的道路。

最后,“回车犹未远,日暮数峰青”描绘了诗人离开寺庙时的情景。虽然已近黄昏,但远处的山峰依然青翠,象征着佛法的永恒与不灭。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探访的留恋,也暗示着佛法的真理如同这青山绿水一般,永远存在于世间,等待着有缘之人去发现与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寺庙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佛法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

程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灵泉寺

物外经行处,云峰断复连。

散花飞讲席,轻翠澹炉烟。

稽首求真偈,观空息众缘。

有时闻法鼓,应是会诸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金山

中江一柱碧崚嶒,壁立千寻我独登。

梵呗波随招过客,钟声船载送归僧。

窗前白上浪三尺,岭上青堆云几层。

六代风流衰歇尽,凭栏感喟意难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暇日题草堂

为郎过壮岁,晚景对秋天。

门掩苍苔上,池清寒竹前。

通经未拾紫,炼药不成仙。

且酝东皋黍,愁来得醉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访邱员外丹

五月五日日亭午,独自骑驴入山坞。

来到君家不见君,下驴倚杖叩君户。

惊起山童开山扉,黄犬摇尾衔人衣。

试问先生住何处,云入山中采紫薇,平明一去今未归。

引我池中看钓矶,池中数个白鸥儿,见人惯后痴不飞。

待君归来君未归,却复骑驴下翠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