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咏贫士三首(其一)

老骨寒不寐,夜长况闻风。

心悸危欲折,局蹐败絮中。

鸡鸣当晨参,马疥刍不充。

山童衣百鹑,唤之愧匆匆。

求火扫木叶,庭树亦已空。

决起不敢怠,曙光屋南东。

苟遂牛马性,归放春草丰。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士在寒冷夜晚的凄凉境遇和内心的挣扎。首句“老骨寒不寐”,形象地展现了贫士因寒冷而难以入眠的状态,透露出生活的艰辛与困苦。接着,“夜长况闻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夜晚的漫长加上风声的呼啸,加重了孤独与无助的感受。

“心悸危欲折,局蹐败絮中”两句,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贫士内心的恐惧与不安,仿佛随时可能崩溃,身处破旧棉絮之中,暗示着生活条件的极端贫困。接下来,“鸡鸣当晨参,马疥刍不充”描述了贫士的生活状态,鸡鸣时分即需起床劳作,但马匹因缺乏足够的草料而显得疲惫不堪,反映了物质匮乏的现实。

“山童衣百鹑,唤之愧匆匆”则通过儿童的形象,侧面揭示了贫士家庭的贫穷,孩子穿着破旧衣物,被呼唤时显得匆忙而羞愧,增加了情感的深度。最后,“求火扫木叶,庭树亦已空”表现了贫士为了生计不得不在清晨清扫落叶以获取微薄收入的情景,而庭院中的树木也已无果可收,象征着生活的枯竭。

“决起不敢怠,曙光屋南东”表达了贫士在困境中仍不放弃,努力面对新一天的开始,尽管曙光微弱,但仍满怀希望。最后一句“苟遂牛马性,归放春草丰”寄托了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使在艰难时刻,心中仍怀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自然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贫士在寒冷夜晚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以及他们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后续咏贫士三首(其二)

归蜀越关陇,栈阁危登天。

适越河济隔,堰水丈尺间。

饥寒迫旦暮,舟车计茫然。

东家有一叟,欲去初不言。

早朝听诏毕,唤马阊阖前。

童奴受宿戒,向煖争相先。

闻之嗔儿子:我何为汝牵?

屦无千金贾,吾足安暇怜。

形式: 古风

后续咏贫士三首(其三)

为政贵察色,读书在研覃。

司视既不明,两者无一堪。

尚不逭吏责,为师固宜惭。

圣世无弃物,况兹久朝簪。

决去岂我志,知止亦所谙。

颇闻南山下,菊根浸寒潭。

濯饵千日期,冰胪复清涵。

老马果识道,更服盐车骖。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观花有感

挂巾花树枝,酌酒花树下。

风吹巾上尘,花落手中斝。

清唱起相寿,毋遽且聊暇。

流光急去人,莫怪行乐者。

形式: 古风

同阁学士赋金鸭烧香

黄金铸为鸭,焚兰夕殿中。

窈窕转斜月,逶迤动微风。

绮席列珠树,华灯连玉虹。

无眠待顾问,不知清夜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