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寺碧溪头,幽人绿岩畔。
夜火竹声乾,春瓯茗花乱。
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寺庙旁的静谧景象。"山寺碧溪头",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山寺坐落在清澈溪流的源头,环境清幽。"幽人绿岩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或僧侣身处翠绿山岩之侧,生活远离尘嚣的隐逸状态。
"夜火竹声乾",夜晚的篝火在竹林中燃烧,声音微弱而持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春瓯茗花乱",春天的茶壶中,茶叶与花朵相映成趣,暗示着品茗的雅兴和季节的美好。
然而,"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诗人感叹此刻没有足够的文人雅兴,只能用桂木这样的珍贵柴火来煮茶,略显无奈和琐碎。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淡淡的感慨,展现了山中生活的简朴与诗意,以及诗人对雅致生活的向往。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楚人,兹楚地。泣玉山,无所记。
但见楚人誇产玉,古庙幽幽无鬼哭。
傥有鬼,定无足。
草木无处所,动摇知风形。
今日万叶黄,昨日万叶青。
青既渐衰变,黄亦渐凋零。
人生恃岁月,种柏满郊坰。
自生江海涯,小大形拳曲。
宫帘织以须,水母凭为目。
贵将蔽其私,贱用资不足。
于物岂无助,况能参鼎肉。
昔读远公传,颇闻高行僧。
庐山将欲雪,瀑布结成冰。
寻迹数百载,历危千万层。
师来笑贾岛,只解咏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