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归去来辞

陶令曾言归去来,解印还家不回首。

屏贵都遗身外名,忘忧酷嗜杯中酒。

白傅曾言归去来,了知浮世非长久。

独步逍遥自得场,饮食寝兴随所偶。

罗隐曾言归去来,濩落生涯何所有。

明日船中竹一竿,要学江湖钓鱼手。

晁叟亦言归去来,抗表辞荣养衰朽。

京洛红尘旧满衣,总脱临风都抖擞。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陶渊明曾说过回归田园,卸下官职不再回头。
摒弃世俗名利,一心沉醉于杯中酒。
白居易也曾说过回归田园,深知人世浮华难长久。
独自漫步逍遥,饮食起居随性而为。
罗隐也提到回归田园,感叹生活落魄无所有。
明天船上只带一根竹竿,想学江边垂钓的悠闲。
晁补之同样说要回归,上表辞去荣华以养老。
京城洛阳的红尘往事已满身,全部抖落于清风之中。

注释

陶令:陶渊明。
解印:卸任官职。
回首:回头看。
屏贵:摒弃权贵。
遗身外名:忘记世俗名声。
忘忧:忘却忧虑。
酷嗜:极度喜好。
白傅:白居易。
了知:深知。
独步:独自漫步。
逍遥:自由自在。
濩落:落魄。
生涯:生活。
明日:明天。
竹一竿:钓鱼竿。
晁叟:晁补之。
抗表:上表。
辞荣:辞去荣耀。
京洛:京城洛阳。
红尘:世俗尘嚣。
总脱:全部抖落。

鉴赏

这是一首仿照唐代诗人李白的《归去来兮辞》所写的五言绝句集,每两句为一组,共有四组。每组都以“曾言归去来”起头,以此呼应李白原作中的主题,即归隐田园,抛弃尘世烦恼。

首先,“陶令曾言归去来,解印还家不回首。”这两句表达的是对往昔官场的彻底告别,心无挂牵。"屏贵都遗身外名"和“忘忧酷嗜杯中酒”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放弃功名利禄、沉醉于酒以消愁绪的情感。

接着,“白傅曾言归去来,了知浮世非长久。”这两句深刻地认识到红尘世界的无常和短暂。"独步逍遥自得场"和“饮食寝兴随所偶”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顺其自然的生活状态。

第三组为“罗隐曾言归去来,濩落生涯何所有。”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流逝、功名无常的感慨。"明日船中竹一竿,要学江湖钓鱼手"则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和期待。

最后,“晁叟亦言归去来,抗表辞荣养衰朽。”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坚决辞官、隐退田园的决心。"京洛红尘旧满衣,总脱临风都抖擞"则是对过去仕途生涯的一种清洗和彻底摆脱。

整首诗通过模仿《归去来兮辞》的韵味和意境,以四组不同角度的表达,共同构建了一种超越世俗、向往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主题。

收录诗词(81)

晁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有警辞

图上华夷能尽记,未始经行一步地。

博闻强识总周知,心不能行亦如是。

形式: 七言绝句

自晓存心诀

心息音,混融深。智先觉,念无侵。随办及,即漫寻。

用此法,存于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坚凝

了知起灭意,决定生死根。

不复随缘转,是名不动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拟白乐天诗(其二)

顺逆不由己,喜怒不由他。

他即无奈何,己可存太和。

且务由己者,克己谅诽多。

勿贵由他者,他心是我魔。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