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蚁

乳蜂十蚁围,小蜂两翼弱。

三蚁掣蜂首,四蚁曳蜂脚。

三蚁相后前,捍圉行且却。

蜂母正凭怒,有虿无敢作。

相视母子心,如被蛇豕虐。

蚁行蜂母随,众力岂易拨。

彼嫌大树小,且幸神龙涸。

自谓无谁何,利吻得所嚼。

蝇虎伺其便,儇然才一跃。

中道取蜂去,意外可遥度。

蚁群不自量,出力互相搏。

蝇虎跳掷高,细碎纷迸落。

馀党尚未解,尺寸归路邈。

三帅本伐戴,反为郑所掠。

孟明意取郑,二殽遭晋薄。

世路蜂蚁群,巇险逞攘攫。

向来驺虞仁,未似蚁虎恶。

吾诗傥可佩,捧腹聊一噱。

形式: 古风

翻译

乳蜂被十只蚂蚁包围,小蜂翅膀微弱。
三只蚂蚁拉扯蜂头,四只蚂蚁拖拽蜂脚。
三只蚂蚁前后护卫,保护前行又退缩。
蜂母因愤怒而依靠它们,即使有毒蝎也不敢妄动。
母子相互注视,如同遭受蛇猪的残暴。
蚂蚁跟随蜂母,众多力量难以撼动。
它们嫌弃大树太小,庆幸神龙水源干涸。
自以为无人能敌,尖嘴享受着捕食的快感。
苍蝇虎等待时机,突然一跃而上。
途中夺取了蜜蜂,结局出乎意料地远。
蚁群不知深浅,互相争斗消耗力量。
苍蝇虎跳跃得高,碎屑纷纷落下。
残部还未散去,回家的道路遥远。
三位领袖原想征服,反而被郑国夺走。
孟明意图攻郑,两次战役受晋国重创。
世间道路如蜂蚁群,充满险恶和争夺。
从前的驺虞象征仁慈,如今蚁虎之恶更甚。
我的诗或许值得赞扬,读来让人捧腹一笑。

注释

乳蜂:幼小的蜂。
蚁:蚂蚁。
弱:无力。
掣:拉扯。
曳:拖拽。
捍:保护。
圉:屏障。
怒:愤怒。
虿:毒蝎。
嚼:吃。
蝇虎:小型捕食昆虫。
遥度:预料之外的距离。
量:估量。
搏:争斗。
跳掷:跳跃攻击。
尺寸:微小。
伐戴:攻打戴国。
郑:郑国。
晋:晋国。
世路:世间的道路。
驺虞:古代象征仁德的兽。
蚁虎:比喻贪婪的人。
傥:如果。
佩:赞美。
噱: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奇特的自然现象:蜜蜂和小蚁之间的斗争。诗人通过这种生动的小景,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强弱更替的观察。

开篇“乳蜂十蚁围,小蜂两翼弱”直接描绘了蜜蜂被众多小蚁包围的场面,展示了一种力量悬殊的对立。接下来的“三蚁掣蜂首,四蚁曳蜂脚”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对抗,显示出小蚁们的团结和勇敢。

诗中还通过“蜂母正凭怒,有虿无敢作”的句子,展现了蜜蜂母在愤怒中的威严与力量。然而,这种威严并未吓退小蚁,而是相反,小蚁们的团结和勇气使得它们能够对抗蜜蜂。

诗人通过“蚁行蜂母随,众力岂易拨”这一句,强调了集体力量在面对强大敌手时的重要性。紧接着,“彼嫌大树小,且幸神龙涸”的描写,则表现出蜜蜂和小蚁之间力量悬殊的斗争,以及小蚁们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

“自谓无谁何,利吻得所嚼”中的“利吻得所嚼”,可能是指蜜蜂在这种对抗中仍旧能够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紧接着,“蝇虎伺其便,儇然才一跃”则展现了其他猎食者对于这场斗争的关注和捕食机会。

诗人通过“中道取蜂去,意外可遥度”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则,即弱肉强食。同时,“蚁群不自量,出力互相搏”则展示了小蚁们在面对蜜蜂时的勇敢和力量。

“蝇虎跳掷高,细碎纷迸落”的描写,无疑增添了一种生动和紧张感。而“馀党尚未解,尺寸归路邈”则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无常和困境的深刻体验。

最后,“三帅本伐戴,反为郑所掠。孟明意取郑,二殽遭晋薄”的几句,似乎在通过历史事件来比喻世事变迁,以及强弱更替的规律。而“世路蜂蚁群,巇险逞攘攫”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观点。

诗人最后自评“吾诗傥可佩,捧腹聊一噱”,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自己作品的满意,以及通过这首诗所传递出的深刻哲理,对世事的洞察和反思。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题三昧泉

乳崖霜雪根,金地白莲蕊。

泉上碧眼师,秋月照清泚。

玉奁开明镜,肝胆两冤鬼。

若为人面创,如以佛手洗。

遂解七国仇,化为三昧水。

我来愧尘缨,与世无愧喜。

平生一瓢心,属餍岂为己。

定知蜀山龙,云雨高卧里。

微丝出游戏,僧饭冰入齿。

灌溉丹穴深,窈窕沧海底。

人怨旱火焦,雷公费鞭箠。

请师拄杖头,搅山唤龙起。

形式: 古风

题王氏款竹亭

夏虫不知冰,朝菌不见月。

吹息天地间,随分了寒热。

谁为款岁晚,久久媲清节。

君家小令君,千金僦别业。

不殊山阴宅,孙子今几叶。

胜取三百廛,共坐六十劫。

春林扇温风,夏簟落苍雪。

重来得更仆,千偈不须说。

形式: 古风

题师永锡知县画老竹枯木二首(其二)

水墨三十年,一枝更一节。

工夫不争多,尽立庭下雪。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屑]韵

题师永锡知县画老竹枯木二首(其一)

霜雪倚岩树,雾云秋水槎。

且须高著眼,上有昙钵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