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其六)

既为金界客,任改净人名。

愿扫琉璃地,烧香过一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既然成为了佛门中人,就随意更改俗世的名字。
我愿意清扫如玻璃般洁净的佛堂地面,以此修行,度过我的一生。

注释

既:已经。
为:成为。
金界客:佛门中人(佛教术语,指修行者)。
任:随意。
改:更改。
净人名:俗世的名字(佛教徒出家后通常会改名)。
愿:希望。
扫:清扫。
琉璃地:如玻璃般洁净的地面(形容佛堂的洁净)。
烧香:供奉香火(佛教仪式)。
过一生:度过一生(指修行生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女诗人李群玉所作,收录于《全唐诗》中。诗名为《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其六)》。从诗的内容来看,表达了作者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崇敬之情。

“既为金界客,任改净人名。”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愿意成为佛门中人的决心,以及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新的、象征清净的名字。"金界"通常指的是寺庙,这里的"金界客"则是比喻自己如同来到一处清净之地的旅客。

“愿扫琉璃地,烧香过一生。”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佛寺中度过一生,终日以扫除寺庙中的琉璃地(即用琉璃砖石铺成的地面)和烧香为业。这里的"愿"字表明了作者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渴望,而"过一生"则强调了这种生活方式的长久性和彻底性。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通过这几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她希望脱离尘世纷扰、达到心灵净化的一种愿望。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其七)

素腕撩金索,轻红约翠纱。

不如栏下水,终日见桃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其八)

第一龙宫女,相怜是阿谁。

好鱼输獭尽,白鹭镇长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伤小女痴儿

哭尔春日短,支颐长叹嗟。

不如半死树,犹吐一枝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伤柘枝妓

曾见双鸾舞镜中,联飞接影对春风。

今来独在花筵散,月满秋天一半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