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东村卧病(其四)

不谓幽栖处,还堪抱膝吟。

大云千里驻,片雨二湖阴。

暑逼藤萝浅,凉生栝柏深。

鲍山终日在,知己愧黄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病居乡村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不谓幽栖处”,诗人以平和的语气,点出自己身处的环境并非刻意选择的避世之所,而是自然而然地落脚于此。接着,“还堪抱膝吟”一句,透露出诗人在此地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可以自由地抒发情感,无论是思考还是吟咏,都显得格外自在。

“大云千里驻,片雨二湖阴。”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广阔的天空与局部的雨景相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细腻。大云覆盖千里,象征着广阔无垠的世界;而片雨洒落在两个湖泊之间,则是局部的、细腻的景象。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

“暑逼藤萝浅,凉生栝柏深。”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夏日乡村的自然景观。藤萝在酷暑中显得更加茂盛,仿佛在对抗炎热;而栝柏则在深邃之处散发出凉意,为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凉。通过这些具体的自然景象,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最后,“鲍山终日在,知己愧黄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物质价值的反思。鲍山,这里可能是指一种珍贵的石头,象征着真正的价值。诗人说,与真正的朋友相处,比拥有珍贵的物质财富更为重要。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真挚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夏日东村卧病(其五)

未同疏雨至,勿剪夏云繁。

片华樽前出,双流树杪翻。

红颜辞上国,白眼入中原。

慢世吾何敢,风尘且避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夏日东村卧病(其六)

拂衣先达怪,高枕故人疑。

世路衡门左,轩车负郭迟。

少年誇解事,薄俗讳言诗。

何处堪遥集,悠悠未有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夏日东村卧病(其七)

每逢河朔饮,辄忆广陵涛。

起色含佳句,流光逼浊醪。

兴缘知己尽,名岂罢官高。

髀肉看如此,何论长二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夏日东村卧病(其八)

空林风雨过,潇洒一樽开。

看竹俄蠲疾,漂蓬敢负才。

杜门辞问字,落日罢登台。

不是怜嵇阮,谁堪把臂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