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行

倚锦瑟,击玉壶,吴中狂士游成都。

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

青丝金络白雪驹,日斜驰遣迎名姝。

燕脂褪尽见玉肤,绿鬟半脱娇不梳。

吴绫便面对客书,斜行小草密复疏。

墨君秀润瘦不枯,风枝雨叶笔笔殊。

月浸罗袜清夜徂,满身花影醉索扶。

东来此欢堕空虚,坐悲新霜点鬓须。

易求合浦千斛珠,难觅锦江双鲤鱼。

形式: 古风

翻译

倚着华丽的瑟琴,敲击玉石酒壶,吴地的狂放之士游历成都。
成都的海棠有十万株,繁华景象举世无双。
驾驭着青丝编成的马匹,挂着金色络头的白马,在夕阳下疾驰去迎接有名的美女。
胭脂褪去露出洁白如玉的肌肤,女子的头发半散未梳,娇媚动人。
吴地的丝绸铺开,对着客人书写信件,字迹斜斜细密又疏朗。
墨色的笔触秀美润泽,虽瘦削却充满生机,如同风雨中的树枝和叶子,每笔都独特。
月光洒在她的罗袜上,夜晚过去,她醉得需要人扶持。
这欢乐从东而来,却又瞬间消失,只留下我独自悲伤,新霜已染白了鬓发。
容易寻得合浦的千斛明珠,却难以找到锦江中的一对鲤鱼。

注释

倚:靠着。
锦瑟:华丽的瑟琴。
玉壶:玉石酒壶。
狂士:狂放之士。
游:游历。
海棠:一种花卉。
十万株:极多。
青丝:黑色的头发。
金络:金色装饰。
名姝:有名的美女。
燕脂:红色颜料。
玉肤:洁白的肌肤。
绿鬟:绿色的发髻。
娇不梳:未梳妆的娇态。
吴绫:吴地的丝绸。
书:写信。
斜行:倾斜的字迹。
墨君:墨色的笔。
秀润:秀美润泽。
罗袜:丝质的袜子。
清夜徂:夜晚过去。
花影:花的影子。
醉索扶:喝醉需要人扶。
东来:从东方来。
空虚:消失。
新霜:初秋的霜。
点鬓须:染白鬓发。
合浦千斛珠:大量的珍珠。
难觅:难以寻找。
锦江双鲤鱼:象征美好的消息或爱情,难以寻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吴中狂士在成都游玩的奢华景象。诗人倚靠华丽的锦瑟,手持玉壶,展现了其豪放不羁的形象。成都的海棠花盛开十万株,繁花似锦,景色冠绝天下。骑着青丝金络的白马,他日暮时分疾驰去迎接美人,女子的肌肤如玉,发髻半散,娇态可人。

诗人与佳人共赏美景,吴地的绫罗上书写着情书,字迹斜行,小草般工整又疏密有致,展现出墨色的秀美和笔触的独特。月光洒在她的罗袜上,直至深夜,她醉意朦胧,需要人扶持。然而,这样的欢乐转瞬即逝,诗人感叹欢乐的短暂,看着新霜染白了自己的鬓发,流露出人生的无常之感。

最后,诗人感慨万千,虽然珍珠容易获得,但像锦江的双鲤鱼那样象征着深情厚谊的信物却难以寻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成都的繁华与情感的微妙变化,体现了陆游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早发新都驿

喔喔江村鸡,迢迢县门漏。

河汉纵复横,繁星明如昼。

爱凉趣上马,未晓阅两堠。

高林起宿鸟,绝涧落惊狖。

寺楼插苍烟,沙泉泻幽窦。

我行忽万里,坐叹关河溜。

官如广文冷,面作拾遗瘦。

今年盍归哉,勿落春雁后。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早自偏门入城晚出南堰门以归

早从偏门入,暮从南堰归。

鲍郎山前路,空翠浮烟霏。

秋令忽已深,病骨频添衣。

向来慕功名,常恐斯心违。

乃今知其难,崦嵫迫残晖。

伯鸾与幼安,尚友或庶几。

到家亦既夕,青灯耿窗扉。

且复取书读,父子穷相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有为予言乌龙高崄不可到处有僧岩居不知其年予每登千峰榭望之慨然为作二诗(其一)

樵子向予说,有僧巢翠微。

岩扉云共宿,锡杖鹤同飞。

日暮松明火,天寒槲叶衣。

弃官从此逝,非子尚谁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有自蜀来者因感旧游作短歌

锦城如海行不极,马迹重重车毂击。

家住城西三十年,闻说城东未曾识。

看花走马宿中路,经月酒徒无觅处。

露香风暖海棠开,碧鸡坊中倘相遇。

放翁憔悴鬓成丝,空有西游千首诗。

今朝雨霁上危榭,意气颇如年少时。

持杯欲作消愁计,酒未著人愁已醉。

不成题句写幽情,一幅鲛绡空寄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