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进盐图诗八首(其三)煎盐图

鹾液泛清泠,牢盆戒脩洁。

分番忽后时,及此旺煎月。

一勺尽倾泻,万灶俱焚爇。

沈沈红雾收,蹙蹙晴波竭。

敛之白盈箕,凝华粲如雪。

点检入公私,中心更烦热。

荆妻慰苦颜,摩挲汗流血。

却叹戍边人,垂老有离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盐业生产的过程,以煎盐为题材,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煎盐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鹾液泛清泠”,开篇即以“鹾液”(盐液)的清澈透明,营造出一种纯净而宁静的氛围,预示着盐业生产的洁净与高雅。“牢盆戒脩洁”,进一步强调了盐业生产对环境的严格要求,体现了古代盐工对于品质的执着追求。

“分番忽后时,及此旺煎月”,通过时间的变换,表现了煎盐过程的紧张与忙碌,月光下的煎盐场面更加显得神秘而壮观。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旺煎月”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煎盐的热度,也暗示了盐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

“一勺尽倾泻,万灶俱焚爇”,形象地展示了煎盐过程中火势的猛烈与效率的惊人,千锅万灶同时运作,场面宏大而热烈。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煎盐工艺的高效与壮观。

“沈沈红雾收,蹙蹙晴波竭”,描绘了煎盐过程中烟雾弥漫、红光闪烁的景象,以及最终烟消云散、波平如镜的宁静。这一转变不仅展现了煎盐过程的动态美,也寓意着劳动成果的圆满与辉煌。

“敛之白盈箕,凝华粲如雪”,最后两句以“白盈箕”和“凝华粲如雪”形容盐的洁白与纯净,表达了对盐业产品品质的高度赞誉。同时,通过“敛之”、“凝华”等动作,展现了从液体到固体的转化过程,体现了劳动的智慧与技艺。

整首诗通过对煎盐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盐业生产的壮观与艰辛,也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劳动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5)

彭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经进盐图诗八首(其四)放盐图

三边乏储峙,良贾劳委输。

偿以榷海利,子母多赢馀。

水膏易消耗,蔀屋难贮诸。

多年积逋欠,折算尽锱铢。

渺渺太湖畔,盈盈东海隅。

雪山压巨浪,风帆恣所如。

每资藜藿食,亦荐王侯厨。

谁念味中苦,搔首空踌躇。

形式: 古风

东安道中

南人喜乘舟,鞍马非所便。

自我离京师,陆行苦迍邅。

长驱竟终日,黄尘暗幽燕。

平原莽千里,四顾无人烟。

况兹冬欲暮,寒风正凄然。

霜严裂肌肤,指直不得拳。

仆夫亟告劳,长跪向我前。

下马语仆夫,穷涂须勉旃。

丈夫岂儿女,壮志恒在边。

微劳讵足惜,去矣行策鞭。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习隐二首(其一)

咿哑复咿哑,隔墙闻水车。

车翻水汨汨,如在东邻家。

当轩理嘉树,傍槛移新花。

一浇润枯槁,再濯无尘沙。

济川恐无用,学圃良非差。

房山有南亩,海子馀西涯。

安得谢簪缨,悠悠送年华。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拟古

青青涧畔松,绵绵谷中萝。

悠悠远道人,珊珊双玉珂。

道远有返毂,川逝无回波。

游鱼怀清渊,逸鸟思高柯。

昔慕萧与嬴,今作羲与和。

白驹不可驻,朱颜尤易磨。

皎皎合欢扇,文采鸳鸯罗。

随君愿终老,其奈秋风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