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夜雨

霏霏寒雨飒春声,岂谓三农候暖耕。

菲薄无能归旧业,髦猊何限寄新城。

一山蛇豕非勍敌,两道貔貅已肃兵。

定有丈人来领略,共回桑梓过浮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春宵夜雨》由明代诗人区越所作,描绘了春夜细雨中的宁静与深思。首句“霏霏寒雨飒春声”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春雨绵绵的情景,寒雨中夹杂着春日特有的生机与活力。接着,“岂谓三农候暖耕”则引出农事的主题,虽在寒冷的春雨中,农民们仍期待着温暖的季节到来,开始耕作,展现出对生活的坚韧与希望。

“菲薄无能归旧业,髦猊何限寄新城”两句,诗人自谦地表达了自己能力有限,却依然回归并努力经营着自己的传统事业,同时对新事物保持开放的心态,寄希望于新城带来新的机遇与可能。这种既怀旧又求新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与未来的复杂情感。

“一山蛇豕非勍敌,两道貔貅已肃兵”运用比喻,将山中的野兽比作敌人,而“貔貅”则是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这里象征着军队或力量。这两句暗示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虽然力量微小,但依然坚定地守护着自己的领地,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定有丈人来领略,共回桑梓过浮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充满期待,相信会有智者或志同道合的人前来交流,共同度过平凡而充实的一生。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精神家园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整体而言,《春宵夜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未来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龙江黄正郎同年

落笔风云纸面生,红黄真不忝诗声。

芳时共奋龙门翼,社日同归燕鸟情。

江舫漫疑高浪拍,山楼应候小车停。

龙江独在同年厚,屑玉劘金莫厌零。

形式: 七言律诗

枕上卒成口号寄远甥曾大尹(其一)

江湖廊庙本相关,白首归来两梦闲。

和靖北堂知善养,辽阳仙骨已还山。

身名共隐无三窟,风雨归来惜万间。

宛洛风尘莫回顾,商家庸见五开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枕上卒成口号寄远甥曾大尹(其二)

交游四海信犹悭,今日方知获上难。

带月披星曾自量,道方时险故应还。

八重到了终伤臂,列鼎嗟来也厚颜。

水北水南花竹秀,更除要地艺湘兰。

形式: 七言律诗

窗前红茉莉碎剪菊盛开有怀

檐前茉莉望春红,野菊离离傲朔风。

老忆故人初较病,诗多情致更新工。

兴来开径期三益,醉后扶吟但一筇。

丁卯桥边能荡桨,笔床茶灶肯随公。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