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一夜春寒梦寐清,柳梢梅萼颇关情。

山川千里玉为路,楼观半天云满城。

径醉已从酾酒去,稍晴当办出郊行。

东君底事偏芳草,刬尽依然上砌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一夜春寒中我做着清梦,柳梢和早开的梅花触动了我心。
连绵千里的山川仿佛铺着玉石道路,高高的楼阁半隐云端,云雾缭绕如城池。
喝得微醺后我便带着酒意离去,天气稍微放晴时,我打算去郊外漫步。
为什么春天偏偏喜欢让青草茂盛,即使铲除干净,它依旧在阶前生长。

注释

春寒:春天的寒冷。
梦寐:梦境。
柳梢:柳树的末端。
梅萼:梅花的花蕾。
玉为路:形容山川之美如玉带般。
楼观:楼阁。
径醉:因饮酒而微醉。
酾酒:斟酒。
稍晴:天气稍微转晴。
东君:古代对春神的称呼。
芳草:指青草。
刬尽:清除干净。
依然:依旧。
上砌生:阶前再生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雪后清新脱俗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一夜春寒梦寐清”,开篇即刻画出一个清晨醒来后的情境,春夜的寒意让人睡得格外沉稳,醒来时心神清明。接着,“柳梢梅萼颇关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柳树轻柔的枝条和梅花的香气都引起诗人的深切情感。

“山川千里玉为路”,这里的“玉”可解作洁白如玉的雪,描绘出一幅壮丽的春雪景象,山川之间铺成了一条银装素裹的大道。紧接着,“楼观半天云满城”则是从高处眺望,云雾缭绕于城郭之上,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意境。

“径醉已从酾酒去”,诗人似乎在描写自己饮酒至醉,然后离开酒桌。这个片段与后文中的郊行构成一组完整的情节,表明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逃离世俗的愿望。“稍晴当办出郊行”则展现了诗人在天气稍许放晴时,便计划进行一次郊外的散步。

最后,“东君底事偏芳草,刬尽依然上砌生”,“东君”指春神,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即便是严寒过后,春意仍旧在细微之处萌动,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希望。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春雪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生活中的积极情怀。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独步

饱馀惟欲睡,散睡步东园。

雨足富莲子,年丰多稻孙。

崎岖穷竹径,诘曲遍花源。

何必冠童辈,偕来笑语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秋日书怀(其一)

断虹收尽晚风凉,扑鼻谁家社酒香。

门外山横青玉案,屋头榴绽紫罗囊。

对吟已觉输新俊,遇酒还能发老狂。

坐想西园梨枣熟,昔年犹记拉君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日书怀(其二)

一别成均十九秋,断肠千里致书邮。

可怜率土民心固,端为当年圣泽流。

此去会看还北狩,夜来先梦到东州。

尊君正是吾侪事,可但南冠学楚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书怀(其三)

到齐何日醉青州,久矣平原困督邮。

避地未容行信步,汎江聊得卧安流。

望穷落鹜千山晚,梦断惊飙万壑秋。

安得尚方三尺剑,扫除骄寇献俘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