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

生长自吴会,北游逾十期。

来还遂衰老,衰老何用知。

六月江湖间,烦炎若蒸炊。

畴昔不惮暑,今者殊畏之。

纤絺置如仇,羽扇常自随。

对案不得餐,脍炙成蒺藜。

忆我童稚岁,烈日犹奔驰。

斗草出百品,承蜩睨乔枝。

涧颜不待濯,流汗始为嬉。

自怜筋力便,岂谓天序移。

往闻终南间,盛夏含冰澌。

将家就高寒,长与卑湿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江南北游十年后,回到故乡所感受到的衰老与炎热的苦楚。诗中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活力与现在的衰老,以及对夏日酷热的直接描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首句“生长自吴会,北游逾十期”,点明了诗人的出身地在江南(吴会),并强调了他北游的长时间。接着,“来还遂衰老,衰老何用知”表达了岁月流逝带来的身体变化,以及对这种变化的无奈。

“六月江湖间,烦炎若蒸炊”描绘了六月江南的酷热,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接下来,“畴昔不惮暑,今者殊畏之”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炎热的恐惧,与年轻时的无所畏惧形成鲜明对比。

“纤絺置如仇,羽扇常自随”形象地展示了诗人面对酷热时的无奈,即使轻薄的夏衣也如同仇敌,只能依靠手持羽扇以求一丝凉意。“对案不得餐,脍炙成蒺藜”则进一步描绘了酷热导致食欲不振的情景,连平时喜爱的食物都变得难以入口。

最后,“忆我童稚岁,烈日犹奔驰。斗草出百品,承蜩睨乔枝。涧颜不待濯,流汗始为嬉”回忆了年轻时在烈日下的自由奔跑、斗草、捕蝉的快乐时光,与现在因衰老和炎热而失去的活力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状况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夏日酷热给诗人带来的身心双重煎熬,以及对青春逝去的感慨,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酷热

坚冰念阳和,广莫思柔风。

天事有驯致,星火俄复中。

飞乌炎千里,羲叔顿六龙。

焚林堕翱翔,沸鼎愁噞喁。

路傍在家田,伛偻头白翁。

恶木不得息,百亩为己功。

如何富贵人,方借明光宫。

形式: 古风

秋热

百里异风土,我行岂蛮越。

中星正常象,未与京洛别。

肃霜乃温风,授衣甫絺葛。

林蜩沸如羹,芳草香未歇。

天令不可推,有时倒生杀。

九土皆若然,蒸灼何由豁。

忆昔过秦陇,连山看秋雪。

阴风鸿雁号,积冻松桧折。

驱车渡河洛,反顾尚明灭。

大笑咫尺途,居然异寒热。

形式: 古风

次韵以道月中作

月从海底出,素景天外来。

解道千里共,斯人安在哉。

洞庭木叶脱,未央帘幕开。

颢气彻霄汉,炯炯不受埃。

群居笑李白,独与影裴回。

愿言常相亲,无使手停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和孙少述雪

同云晦天地,浩然自生明。

萧条乔木风,断续过雁声。

袁公卧深巷,意得神亦清。

岂知长沙客,漂泊万里行。

饿隐贱禄仕,乃见终古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