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鹤鸣亭(其二)

莫被閒愁挠太和,愁来只用暗消磨。

随流上下宁能免,惊世功名不用多。

閒看蜂衙足官府,梦随蚁斗有干戈。

疏帘竹簟山茶碗,此是幽人安乐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不要让闲散的忧虑扰乱心神,忧虑时就让它悄悄地消磨掉。
顺着潮流起伏,怎能避免纷扰?惊世的功名,其实无需太多。
悠闲地看待蜂巢般的官府,梦中也常有战争的影子。
简朴的竹帘、竹席和山茶碗,这就是隐士寻求安宁的居所。

注释

閒愁:闲散的忧虑。
太和:指心境的平和。
蜂衙:比喻繁忙的官府。
蚁斗:比喻微小的争斗。
幽人:隐士。
安乐窝:舒适的隐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题鹤鸣亭(其二)》。诗人以闲适的态度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莫被閒愁挠太和”劝告人们不要让无谓的忧虑扰乱心境,应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次句“愁来只用暗消磨”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我调适的重要性。

“随流上下宁能免”暗示人生难免经历起伏,诗人认为不必过于执着于世事的得失。“惊世功名不用多”则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认为过多的追求只会带来不必要的纷扰。

“閒看蜂衙足官府,梦随蚁斗有干戈”通过比喻,描绘出官场如同忙碌的蜂巢,而世间的争斗就像蚂蚁的战争,显得微不足道,诗人对此持旁观和超脱的态度。

最后两句“疏帘竹簟山茶碗,此是幽人安乐窝”,诗人描绘出一幅简朴宁静的生活画面,竹帘轻掩,竹席清凉,品茗度日,这是隐士寻求内心安宁的理想居所。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辛弃疾在繁忙的官场生活中仍保持的那份超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独特的思想境界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书清凉境界壁(其一)

从今数到七十岁,一十四度见梅花。

何况人生七十少,云胡不归留此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送悟老住明教禅院

道人匡庐来,籍籍倾众耳。

规摹小轩中,坐稳得坎止。

慈云为谁出,法席应众启。

招提隐山腹,深净端可喜。

夜禅馀机锋,文字入游戏。

会有化人来,伽陀开短纸。

形式: 古风

戏书圆觉经后

圆觉十二菩萨问,吾取一二馀鄙哉。

若是如来真实语,众生却自胜如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吴克明广文见和再用韵答之

彼茁江汉姿,当春风露足。

美芹或以献,深愧野人腹。

君诗穷草木,命骚可奴仆。

更怜无俗韵,爱竹不爱肉。

渠侬如石鼎,正作蛟龙缩。

欲烹无鱼来,苍蝇声绕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