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知郡

家在春风住二年,借侯无路意悽然。

到来不饮官中水,归去难谋郭外田。

灯远村民多点塔,担轻津吏易排船。

壶公亦似追程送,青过囊山古寺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我在春风中住了两年,借居于此却无门路,心情凄凉。
来到这里不喝官府的水,回去后又难以在城外谋生田地。
远处的灯光下,村民们点亮佛塔,挑夫轻松地整理船只。
壶公似乎也在追赶行程,如同护送我,经过青过囊山,直达古寺之前。

注释

家:住所。
春风:温暖的春风吹拂。
住:居住。
侯:此处指借居。
无路:没有出路。
意悽然:心情悲凉。
官中水:官府提供的水。
归去:返回家乡。
郭外田:城外的农田。
灯远:灯火遥远。
村民:乡村居民。
多点塔:频繁点亮佛塔。
担轻:挑担轻松。
津吏:渡口官员。
排船:安排船只。
壶公:传说中的仙人壶公。
追程:追赶行程。
程送:护送。
青过囊山:青过囊山,可能是地名。
古寺:古老的寺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离去的官员与留下的友人之间的情感交织。"家在春风住二年,借侯无路意悽然"表达了居住之地如同家园,但因为职务变动不得不离开,心中充满了不舍和哀愁。

"到来不饮官中水,归去难谋郭外田"则是说即将离任的官员在临别之际,不愿意再享受官方的供给,反映出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操,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未知的担忧。

接下来的"灯远村民多点塔,担轻津吏易排船"是描写乡间景象和人们生活状态,点塔可能是指夜晚时分,村民们点亮塔上的灯火;担轻则意味着税收不重,官府的管理相对宽松,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对于当地政治环境的一种肯定。

"壶公亦似追程送,青过囊山古寺前"中,壶公可能是指一位历史上的贤明长者,而追程送则是形容友情深厚,即便离别也要追随至远处以示珍重。囊山古寺则是一处静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结合点,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府与乡间生活,对友情与个人情感进行了深刻的抒发,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历史遗迹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送外弟方时父寄呈□古心相公

一自子猷回棹后,溪边风雪少来宾。

栎樗吾偶逃天伐,瓜葛君犹访古亲。

不以痴顽疏此老,绝胜富贵合它人。

相公留下阳春脚,应念诗翁白首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归善郑主簿

境胜多遗迹,州贫异旧闻。

雌堂方致士,矮屋可烦君。

黄放无遐迩,朱勾有惰勤。

岭民如见问,白首布襦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龙岩林主学

官冷君行勿鄙夷,儒风未有盛斯时。

进青衿子陈新义,为紫阳公广旧规。

然否听人来议政,尊严无士敢嘲师。

齑盐堪饱芹堪采,况值文翁适拥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仲白

官舍萧条苇盖檐,拾薪独有一长髯。

同来社友因饥瘦,远作参军得俸廉。

国士交情穷乃见,古人诗律晚方严。

中年各要身强健,别后寒衣切记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