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对襄阳赵太守的赞美与敬仰之情。首句“下车人说使君明”,生动地展现了百姓对赵太守刚上任时的赞誉,说明其治理清明公正。接着“书罢黄堂逸兴生”一句,通过描述赵太守在官署办公后,仍能保持闲适高雅的情趣,展现出其为官不仅严正,且不乏风雅。
“鸟度春阴归汉甸,江含云影护襄城。”这两句以自然景象入诗,春日里鸟儿飞过,映衬着汉水之畔的宁静与生机;江面云影轻拂,仿佛守护着襄城的祥和与安宁。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地方安定相融合,凸显赵太守治下的和谐景象。
“竹间题壁知僧姓,花下看碑识吏情。”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赵太守对地方文化的尊重与关注。在竹林间题写僧人的姓名,在花丛中阅读碑文,了解吏民的情感与需求,体现了他深入民间、关心民生的执政风格。
最后,“圣代民和推妙选,御屏高处列芳名。”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赵太守作为圣明时代选拔的优秀官员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政绩卓著,值得在皇家的御屏上留下美名,供后世传颂。整首诗通过对赵太守德行、政绩的描绘,以及对其深远影响的赞颂,展现了明代官员理想化的形象与社会对贤能官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