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八十二)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牛头向北,马头向南。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背负须弥,无息肩地。

释迦老子,不善用心,掘窖埋人,无一个出头得,只得短气。

瑞岩一众,善恶不思,机智俱泯。

青松白石,饱饭憨眠。

成龙升天,成蛇窜草,一丝毫羁绊他不得。

凤雏自有冲霄志,肯学鹪鹩恋一枝。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佛门偈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诗人以佛教象征和隐喻的方式表达修行的境界和智慧。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意指达到大彻大悟的境地,如同为自己营造了一座精神家园(伽蓝)。"牛头向北,马头向南",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的心向佛法,无论身在何处,皆能保持正念。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平等观,不受外物干扰,达到心境平和。"背负须弥,无息肩地",比喻修行者承载着巨大的智慧,如同背负着世界,却能轻松自在。

接下来,诗人批评释迦牟尼佛虽有智慧,但若不能引导众生觉悟,就像"掘窖埋人,无一个出头得",暗示佛法若不能启发人心,只会让人陷入困境。而瑞岩一众则"善恶不思,机智俱泯",表示他们已超越善恶对立,达到无分别的境地。

"青松白石,饱饭憨眠",以自然景象形容修行者的简单生活,自在无忧。"成龙升天,成蛇窜草",意味着修行者无论顺境逆境,都能自由自在,不受束缚。

最后两句"凤雏自有冲霄志,肯学鹪鹩恋一枝",以凤凰和鹪鹩作比,寓意真正的修行者有远大的理想,不会像鹪鹩一样满足于一隅,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丰富,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内心解脱和智慧提升的追求。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九十七)

觌体全彰,曾无覆藏。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

眼里无筋,偷观即瞎,耳中有窍,绝听何伤。

堪笑勤川孟八郎,不知诸佛出身处,错抟量。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引得傍人斗热荒,鹊石何曾解放光。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二十五)

憎金以黄,谤沉无香。达磨不会,历魏游梁。

更有不识好恶底,齐腰立雪,寄食穷乡,巴峡闻猿空断肠。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九十七)

钵饭糁桃花,釜羹烹野菜。

吃了日烘烘,曝背茅檐下。

佛法身心烂似泥,千圣眼觑无缝罅。

吽吽,伎死禅和,唤起来打。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六十九)

西风簇浪花,太湖连底冻。

冷照玉奁清,一片无瑕缝。面目分明,眼睛定动。

不墯虚凝裂万差,漆桶漆桶。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