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送人归桐江》由元代诗人成廷圭所作,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志士远离权贵,追求内心自由与自然之美的形象。诗中以“读书不谒万乘君,挟策肯傍诸侯门”开篇,表达了主人公不愿趋炎附势,不为权贵所动的决心。接着,“啸歌苏台晚山碧,濯足洞庭秋水浑”两句,运用了苏台和洞庭两个典故,展现了主人公在自然美景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
“千金未易买骏骨,一饭岂足哀王孙”则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价值观,即真正的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最后,“风尘拂衣且归去,高卧桐江烟水村”表达了主人公选择远离世俗纷扰,回归自然,过着隐逸生活的心愿。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生活方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