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归桐江

读书不谒万乘君,挟策肯傍诸侯门。

啸歌苏台晚山碧,濯足洞庭秋水浑。

千金未易买骏骨,一饭岂足哀王孙。

风尘拂衣且归去,高卧桐江烟水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送人归桐江》由元代诗人成廷圭所作,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志士远离权贵,追求内心自由与自然之美的形象。诗中以“读书不谒万乘君,挟策肯傍诸侯门”开篇,表达了主人公不愿趋炎附势,不为权贵所动的决心。接着,“啸歌苏台晚山碧,濯足洞庭秋水浑”两句,运用了苏台和洞庭两个典故,展现了主人公在自然美景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

“千金未易买骏骨,一饭岂足哀王孙”则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价值观,即真正的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最后,“风尘拂衣且归去,高卧桐江烟水村”表达了主人公选择远离世俗纷扰,回归自然,过着隐逸生活的心愿。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生活方式的追求。

收录诗词(542)

成廷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字:原常
  • 籍贯:元芜城

相关古诗词

送王止善归茅山

句曲仙人止善君,乱离何处避尘氛。

独乘一苇淩沧海,谁共三茅管白云。

丹井洗瓢分石髓,宝函封检秘天文。

他年定有方壶约,几夜苏台候鹤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游平江瑞光寺

水殿云廊取次开,不论庐阜与天台。

窗间燕雀驯相近,池上龟鱼唤亦来。

春雨久荒红药圃,香烟遍烧碧莲台。

上方似可容吾隐,也伴高僧坐石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学无遇长老归江南

新赐袈裟染茜红,拈花消息悟灵峰。

大开海会容三教,远致嵩呼祝九重。

贝叶有书驮白马,葛藤无语问黄龙。

湖船满载燕山月,归照招提万树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送钱万户归泉南

八月归来下泽车,将军此意复何如。

十年不佩封侯印,万卷惟收教子书。

风月祇今尊有酒,江湖何处食无鱼。

建溪为谢罗从事,久不题诗寄竹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