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享先玄酒,嘉宾贵食蒿。
不无笾豆实,正有涧溪毛。
岁未登三釜,家安取百牢。
充庭君试数,一一是民膏。
这首诗描绘的是古代祭祀或宴会的场景,以"大享先玄酒"为题,体现了对祖先和重要宾客的尊重。"玄酒"象征着洁净和朴素,可能是祭祀时的首选饮品。"嘉宾贵食蒿"则表明嘉宾们的饮食简单而尊贵,以野菜(蒿)为主,反映出主人的待客之道。
"不无笾豆实"中的"笾豆"是古代祭祀或宴会中盛放食物的器具,"实"则表示准备了丰富的菜肴。"涧溪毛"可能指的是山涧溪流中的野味,进一步强调食材的自然与质朴。"岁未登三釜"意味着年成尚未丰收,但主人仍尽力准备丰盛的宴席,"百牢"泛指众多的牲畜,表示诚意。
"家安取百牢"表达了主人对家庭安稳的满足,以及对宴请宾客的重视。最后两句"充庭君试数,一一是民膏","充庭"形容满堂宾客,"君试数"邀请读者想象其数量之多。"一一"强调每一份食物都来之不易,是百姓辛勤劳动的成果,体现了主人的感恩之心和对民生的关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礼仪宴请的庄重氛围,同时也透露出对社会和谐与人民生活的关怀。
不详
花气深迷院,湖光曲抱城。
浅春烽火暇,细雨笑谈清。
舁瓮看浮蚁,飞书报斩鲸。
渔阳回席处,半著鲁诸生。
同游鼎贵佩鸣珂,寸禄中年不啻过。
方朔犹须设非有,爰丝正可饮无何。
山前华表书官大,江上邮亭送使多。
草草百年勋业梦,插天浯石未曾磨。
乔木藏村古,枯藤取径微。
落红随蜡屐,空翠近荷衣。
抱瓮云间出,吹箫月下归。
桃源吾酷慕,何必此间非。
深僻山居自在身,似僧有发俗无尘。
读残贝叶都忘世,看足梅花不要春。
啧啧树间黄口小,悠悠道上白头新。
足非何与先生事,閒倚枯藤一欠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