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深僻山居自在身,似僧有发俗无尘。
读残贝叶都忘世,看足梅花不要春。
啧啧树间黄口小,悠悠道上白头新。
足非何与先生事,閒倚枯藤一欠伸。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深山之中的高人形象。诗人以"自在身"形容其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仿佛是一位僧侣,但又保留着世俗的少许特征,没有剃度却依然清心寡欲。他沉醉于阅读佛经,以至于忘记了世间纷扰,对春天的美景也无需刻意追求,只需静静欣赏梅花的绽放。
诗人观察着小鸟在树间的啾啾声,感叹时光的流转,自己已由年轻的"黄口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白头新"。他认识到,对于真正的隐士来说,是否拥有闲暇或舒适的足下之物("足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自由和随性,如诗中所写"闲倚枯藤一欠伸",这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深深热爱与享受。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超然心境。
不详
瑶编每读愤填膺,始末权奸托罢兵。
初渡已诛双烈士,小吏更坏一长城。
齧毡大老投荒死,借剑孤忠窜岛生。
长与东南羞汗简,更堪西北望神京。
当家勋阀旧巍煌,天女裁云为制裳。
胸饱治朝周典礼,箧馀内苑汉词章。
经行禾黍关河远,指点蓬莱日月长。
故国风流一回首,不妨鸾玉小徜徉。
周行淮汉万山川,重此经过十五年。
野老眉间新世事,蹇驴背上旧吟鞭。
几分春色梅花后,一片归心杜宇前。
深谷有人难问信,石桥倚遍晚晴天。
五日江城因远望,画桡不动美哉洋。
人间昌歜谁同嗜,地下离骚只自香。
折得玉蕖冰照坐,飞来鸥鸟雪为裳。
一番节物忙收拾,客舍题诗生晚凉。